仅迎政策利好 汽车再制造如何真正走向市场?
日前,《国务院关于修改〈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的决定(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正式发布。五大总成被允许进入再制造领域,汽车报废回收也不再作为特种行业管理,汽车再制造终迎曙光。“重大利好”令业内人士欢欣鼓舞,相关企业也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不过,冷静下来,《征求意见稿》何时落地,未来如何加强监管,怎样打通再制造零部件流通市场等问题仍困扰着我国汽车再制造的发展。当前,汽车再制造仅仅迎来了政策利好,要想真正走向市场恐怕尚需时日。
一般而言,在成熟的汽车社会,汽车再制造在汽车工业中的占比可达2%甚至更多,而我国汽车再制造目前仅占0.2%左右的市场份额。尽管近年来,有关部门也从循环经济、绿色发展等方面不断推动汽车再制造的发展,但并没有真正破除再制造的瓶颈。究其原因,是从2001年开始实施的国务院第307号令将汽车报废回收纳入特种行业管理,严禁五大总成进入再制造,而必须直接作为废材料报废。严格管控下,市场萎缩,“无米之炊”使得汽车再制造踟蹰不前。此次《征求意见稿》的出台业界期盼多年,它使掣肘行业发展的紧箍咒得以解除。五大总成被允许进入再制造领域,终于解决了汽车再制造的“原料”问题,下一步就看企业如何做出“好菜”,满足市场需求了。
不过,欣喜之余,监管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多年来,我国报废汽车领域的非正规运作一直困扰着行业发展,大量待报废汽车进入非正规企业非法拆解,且不谈其中有多少流入再制造领域,光是一些非正规汽车维修网点的零部件来源问题就足以看出监管不到位造成的混乱。如今,五大总成被放开,允许进入汽车再制造领域,如果监管缺失,恐怕这些非正规的零部件不单仅仅进入再制造领域,极有可能进入二手车(零部件)、汽车维修领域。届时,恐怕会给汽车再制造市场带来新的问题,影响行业有序发展。希望《征求意见稿》落地时,相应的监管措施也能到位,从而让好政策真正落到实处。
如果2%的市场份额作为一个成熟汽车社会汽车再制造的“标配”,那么我国汽车再制造将迎来广阔的市场。然而,需要看到的是,目前我国普通消费者对汽车再制造的接受度并不高。在新车价格不断下探的今天,有多少消费者愿意接受一辆主要零部件由再制造零部件维修更换而来的汽车?这从当前新车市场火爆程度远高于二手车市场就可窥见一斑。从这一点出发,我国的汽车再制造恐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其中,消费观念的引导、消费市场的培育无法一蹴而就。尤其在当前,汽车售后市场诚信机制尚未建立,汽车再制造想要打开消费市场不仅需要自身产品质量过硬,更需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尽管近些年绿色发展的理念正在我国兴起,汽车再制造的理念已经影响到普通消费者,但从了解到接受再到使用,绝非一日之功。从长远看,消费市场的接受度攸关汽车再制造的发展,这就需要我国相关企业和从业者真正重视品质、诚信经营。
应该说,《征求意见稿》的出台对于汽车再制造行业的破冰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助推器,但真正让市场规范发展,让消费者接纳再制造产品,还需要政策的不断完善、监管的落实到位和市场的逐步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