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国内 >

中国西北地区的光伏产业正打响光能“保卫战”

2016-09-22 08:59:00

 

来源:

在中国的西北地区,越来越多的光伏电站正平地而起。然而在中国西北光伏“如火如荼”建设的背后,却是大量光能“遭弃用”。面对这一局面,中国西北地区的光伏产业正打响光能“保卫战”,破解“弃光”困局。

弃光,字面意思就是放弃使用光能,通过光伏发出的电力无法上网转化为电量。在中国光能资源最为丰富的西北地区,“弃光”问题也最为突出。中国国家能源局的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西北地区弃光电量达到32.8亿千瓦时,弃光率19.7%,其中,新疆、甘肃光伏发电运行最为困难,弃光率分别为32.4%和32.1%,今年一季度,新疆弃光率甚至一度达到52%。

中国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常务副秘书长史利民表示,近年来,受经济转型等因素影响,中国用电需求增长放缓,而火电装机规模过剩日益严重,对新能源消纳空间的挤占现象日益突出。此外,由于光伏易受环境影响而被视为不稳定电源,一些电网企业以此为借口不愿意接入光伏。

然而,作为清洁能源,光伏已被中国的电力行业视为电力发展的未来趋势。为了破解弃光难题,中国西北的地方政府和企业已经开始探索降低“弃光率”的破解之法。

在中国西北,青海省的弃光率相对不高,2016年上半年,青海弃光率仅为3.2%,远低于西北其他省份。

青海大唐国际格尔木光伏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腾飞告诉中新社记者记者,青海弃光率低于相邻省份主要得益于青海省并未盲目开发光伏产业,“青海省新能源产业以一年100万千瓦的速度稳步发展,并按照青海省太阳能资源分布及电网送出情况统筹安排光伏项目建设容量,从源头上进行控制,这是青海在光伏发电方面比较独特的做法。”

此外,据了解,青海省电网公司还在光伏电力省外输送渠道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比如与山东的企业达成合作,为省内的光伏电力打通输出渠道。

除了地方政府合理布局发展光伏产业,中国光伏电力企业也在通过自身努力做到不浪费“一束光”,尽全力提升发电效率。

在青海省格尔木市附近海拔3000米的戈壁荒滩无人区上,青海大唐国际格尔木光伏电站的9名员工就驻守在那里。另外,这家电站还在全国率先启用了无人机巡检,无人机每个月会沿着设定好的路线巡检光伏组件,以发现是否存在隐裂、热斑、灰尘、污垢及背板划伤等各种问题,科学技术的应用相比人工大大提升了检查的效率和质量。

王腾飞表示,除了加强设备巡检力度,及时发现设备缺陷,确保光伏电站所有设备始终处于健康状态以外,电站还制定了光伏电站检修计划,按照电网运行情况合理安排设备检修,达到度电必争,颗粒归仓。

谈到中国西北地区光伏产业应如何破解弃光困局,史利民表示,在体制机制方面,应该加快跨区输电通道建设力度,完善可再生能源跨省跨区消纳和交易的价格机制,消除市场壁垒;在技术层面,应积极培育储能产业,同时要避免建立过多非专业电站;在市场拓展方面,要加快国际能源合作,加快实现与“一带一路”周边国家电网互联互通,为西部新能源提供更大的消纳市场。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