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央行竞相注水 新的宽松规模纪录正不断被刷新
在全球央行竞相注水的当下,新的宽松规模纪录正不断被刷新,而最新的一个无疑是欧洲央行。为提振经济和刺激通胀,欧洲央行的持债规模本月达到了新的高点:1万亿欧元(1.12万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7.5万亿元)。
而据德银研报显示,随着“全球复苏”呼声再起,全球央行通过每年的资产购买向金融体系注入了创纪录的2.5万亿美元流动性(折合人民币约为17万亿元,每月超2000万美元)。
荷兰合作银行(Rabobank)数据显示,欧洲央行的持债规模大致相当于欧元区政府和机构债券总量的七分之一。而从欧美资产负债表规模的对比看,当前欧洲央行资产负债表的规模正直追美联储。
自2015年3月以来,欧洲央行迈向不可预知的道路已有16个月。正如英国《金融时报》所指出的,本周是个里程碑式的时间点,自开始量化宽松以来,欧洲央行已经购买了政府(和企业)超过1万亿欧元的债券。
欧洲央行通过欧元区各国央行购买债券,这一做法符合成员国应对欧元区GDP做出整体贡献这一理念。
自去年3月以来,在三大经济体中,欧洲央行已经抢购了2380亿欧元德国国债,1890亿欧元法国国债以及1640亿欧元意大利国债。
欧洲央行政策制定者们宣布将在今年早期开始购买非银行公司债券。目前欧洲央行持有的公司债券总额为205亿欧元,包括资产支持证券199.1亿欧元。
欧央行将于本周四的利率决议上做出其最新的月度政策决定,并准备宣布对量化宽松项目进行为期六个月的扩展,该QE计划将持续到2017年9月。
据法国农业信贷银行估计,欧洲央行将于今年年底之前吸纳一半以上符合条件的政府债券,而这将迫使决策者们调整其量化宽松规则以保持每月800亿欧元购买目标。
万亿欧元增量推动着欧洲央行的资产负债表朝着美联储的方向发展。
美联储和欧央行资产负债表(欧元万亿)
问题在于——这些对现实世界并没有什么帮助。 欧盟制造业新订单和欧盟通胀预期
但是,如果以下这些疯狂的话语是另一个欧洲央行的的成员说的,那么就不要指望这种趋势能很快结束。
欧洲央行成员Nowotny提出,(货币)政策比思想更有效,欧元体系已显示其还能做的更多。
上周,德银研报显示,随着“全球复苏”呼声再起,全球央行通过每年的资产购买向金融体系注入了创纪录的2.5万亿美元流动性(折合人民币约为17万亿元,每月超2000万美元)。
虽然这次的“复苏”再一次证明是央行撒钱人为创造的,但至少将美国股市推到了历史高位。
德银称,现在交易员只剩下在办公室发呆的份,已不再能够基于宏观数据或新的市场消息进行多种资产类别交易。理由很简单:全球央行的注资规模已经超过了以往任何金融危机后央行的干预规模,资产间一直以来的相关性都在被打破。
近期,管理着16亿美元资产的对冲基金公司Sector Asset Management的创始人Peter Andersland将现金持有率提高到创纪录的50%。Andersland表示,整个世界都在错位。随着越来越多的央行通过低零利率实行大规模宽松刺激,市场功能开始失调,股市和债市正在打破以往的负相关关系。
德银分析师Jim Reid指出,在信贷市场,几乎没人能与央行抗衡,尤其是英国和欧洲这样完全不在乎价格疯狂买进的央行。
花旗最近也出了一份报告,质问“QE的边际效用在哪里”。无疑为货币政策批评潮再添一把火。该行指出,六大主要央行的资产负债表,规模已相当于全球GDP的40%,预计2018年后会达到50%。
花旗质问,主要央行是否在进行一场隐蔽的、间接的全球资产“杠杆收购”(LBO)?而答案也越来越倾向于“Yes”。
美银美林报告显示,欧洲央行的企业债购买计划(CSPP)几乎购买了“所有东西”。 分析师Barnaby Martin称,自6月8日以来,欧洲央行购买了440只企业债,占美银美林估算的可购买企业债总数的35%,这些债券来自158家不同的公司。
欧洲央行在购买企业债时回避的企业极少,不管是被卷入风暴眼中的企业、低评级企业还是非欧元区企业均有覆盖。Martin称,涉及事件风险的企业债被购买,比如大众、嘉能可、EdF以及Repsol。
《华尔街日报(博客,微博)》表示,如果欧洲央行进入股市,会产生与债市相类似的结果。有些央行已经在投资股市了。瑞士央行已累计投资价值超过1000亿美元的股票,包括苹果和可口可乐等美国蓝筹公司的大量股票。
欧央行将于本周四的利率决议上做出其最新的月度政策决定,并准备宣布对量化宽松项目进行为期六个月的扩展,该QE计划将持续到2017年9月。
另外一个持有大量股票的央行是日本央行。香港万得通讯社曾报道,在日经225指数公司中,日本央行目前已处于81家公司的前五大股东之列。到明年年底,日本央行将成为其中55家公司的第一大股东。
花旗担忧地表示,人人都在为央行乐意充当第一和最后贷款人而高兴,他们确实推高了资产价格,但对实体经济作用不大。当市场都在赞美“皇帝的新衣”时,诚实的孩子们会问:QE的边际成本(Marginal cost)是否已经超过了它带来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