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王”格罗斯:全球央行正在毁掉实体经济
对于如今全球实体经济的引擎不给力,人称“债券之王”的比尔·格罗斯(Bill Gross)将矛头对准了央行们。
英国《金融时报》18日刊发了格罗斯撰写的文章。担任骏利资本(Janus Capital)无约束债券基金策略投资组合经理的格罗斯写道:
央行们要注意了。肮脏的石油受到人为定价的金融市场有很多相似之处。最终它们都会毁坏发动机。至于央行们,则是将实体经济置于风险之中的马达。
从历史上看,通常假定较低的债券收益率会最终推高债券和股票的价格,资本收益结合较低的商业和消费利率将会刺激额外的投资和消费。这是一个良性循环——最终就业增长,通胀温和,企业盈利增加。
美联储在2009年推出了量化宽松(QE),前所未有的低利率充斥在很多发达国家。与此同时,尽管失业率高企,但欧元区的经济仍在增长。从表面上看,央行的这种模型确实是有效的。但如今,逼近零的利率和全球负收益率债券规模高达13万亿美元。这对实体经济来说真的好吗?
格罗斯给出的答案是,最近的数据表明,“可能并不是”。
多数发达经济体的生产力增长一团糟糕,过去五年左右的时间都在下滑。美国的生产力增速同比趋势已经转为负值。大多数央行对此轻描淡写,认为是短期的偏离常轨。
然而,日本的经济为低利率可以如何伤害一个大型发达国家提供了一个范例。因此,格罗斯针对上述问题的答案是,并不是很多:央行的现行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帮助并不多,对通胀保持温和的帮助也不多,也并没刺激出足够的名义GDP增速以偿还史无前例的债务,并使得主权债务的收益率回归正常。
在其他大型经济体(比如美国)当中,人们可以进一步观察到低利率和负收益率的负面影响。刺激生产力增长的重要来源——自从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投资再也没能回归正常状态。企业将越来越多的现金流用来回购股票,而不是拿去投资从而最终推升经济。金钱从实体经济转移到了金融资产持有者手里。更诡异的是,很多资金蜂拥进入债券市场,而这个市场有很多资产几乎没办法给投资者带来任何回报,甚至是负收益。
那么,在当前这种借钱几乎没有成本的时候,为何私营部门或者政府不借钱投资
实体经济呢?格罗斯称,对于政府和IMF之类的跨国组织来说,平衡预算的正统观念甚至是国家法律起着决定性作用。我们现在并不“都是凯恩斯主义者”。
私营部门可能并不愿意投资实体。因为精明的企业首席投资官了解债券定价的任何事情,他们可能也会意识到投资实体将给自己带来风险——尽管借款成本处于历史低位,然而一旦债券收益率开始向着正常水平回升,借贷成本也会攀升。
这些企业的利润将受到影响,继而影响到实体经济。裁员、保险费用攀升、养老金福利削减、违约率增加:所有这些都会将曾经的良性循环转变到一个经济停滞和衰退周期当中。
格罗斯认为,央行们得出这种逻辑结论已经晚了。就像大多数个体一样,他们更倾向于晚一点付出而不是现在。但是,通过追求更多QE和一低再低的收益率,他们可能会发现,全球经济引擎将火花四溅地减速,而不是加速运转。货币政策逻辑转变是迫切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