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国内 >

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要求货币政策趋向宽松

2016-07-15 10:41:00

 

来源:

世界主要国家央行将被迫开启新一轮货币宽松以应对世界经济增长新风险。全球货币宽松行动将从三个方面展开:首先是包括英国在内的欧洲国家新的货币宽松;其次是日本、韩国实施新的刺激措施;最后是美联储暂缓加息。

世界各国新一轮货币宽松政策,将使得全球资金供应再次充裕,急切寻觅新的投资机遇。一些发达国家受负利率挤压,使得不同区域市场风险评估发生改变,新兴市场将获得全球投资者青睐,驱动很大一部分资金重新进入新兴经济体。

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不仅国内需求疲弱,而且出口增长乏力。英国脱欧的不确定性,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要求货币政策审时度势,及时调整,而不能“以不变应万变”。由此产生了对下一步货币政策趋向宽松的市场预期。

随着世界主要国家央行实施更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尤其是美联储加息按兵不动,将会使全球大部分投机资本开始转变避险偏好,由包括美元在内的货币资产流向大宗商品与黄金,所以尽管美元指数上升,但国内外大宗商品和黄金价格均出现上涨。

与供求基本面相比,大宗商品市场诸多影响因素中,十多万亿美元避险资金的进出是一项最不稳定、最为活跃的因素,因此极易引发大宗商品价格行情的剧烈波动。如果不出现大的意外,预计2016年下半年全球大宗商品行情将进入一个历史活跃期,数日内价格涨跌幅度超过10%有可能多次出现。

当前影响全球经济的最大事件莫过于英国脱欧,这使本来复苏乏力的全球经济雪上加霜。为了应对全球经济增长风险以及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预计世界主要国家将开启新一轮货币宽松,也包括货币汇率的竞相贬值。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国货币政策也会趋向宽松,不可能“以不变应万变”。如果国内外货币政策开启新一轮宽松,或者出现趋向宽松的预期,那么势必对大宗商品市场产生重大影响。

主要国家将开启新一轮货币宽松以应对世界经济增长新风险

一段时间来,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年内连续4次下调2016年全球经济增长率至3.2%。世界银行也将2016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2.4%,低于今年1月份时的预估值2.9%。世界银行下调依据主要是包括美国在内的发达经济体商业支出萎靡不振,以及新兴市场大宗商品出口疲软。而6月24日英国脱欧公投结果公布之后,英国脱离欧盟的种种不确定性,致使欧盟经济和英国经济遭受重大损失,投资与消费滑坡,从而引发新的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各种不确定s性中,最令人担忧的在于是否会引发更多国家退出欧盟,导致欧盟解体?如果真的发生这种情况,那么全球第二大货币——欧元将不复存在,其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巨大震撼将难以预料。

为了应对英国脱欧对全球经济所产生的新的下行压力,世界主要国家央行将被迫开启新一轮货币宽松。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为此呼吁世界各国央行准备采取行动,增加流动性以减少经济波动。全球货币宽松行动将从三个方面展开:

首先是包括英国在内的欧洲国家新的货币宽松。本来已有丹麦央行、欧洲央行、瑞士央行和瑞典央行相继实施了负利率政策,并通过加印钞票购买政府债券和企业债券,向银行系统注入了1.74万亿欧元(约合1.93万亿美元)。预计今后将增强这些非常规刺激措施。

英格兰银行行长卡尼在一次讲话中表示:经济前景已经恶化,今年夏天可能需要一些货币政策宽松措施。英国央行将延长其每周一次的指数化长期回购操作至9月底,在必要情况下还将提供超过2500亿英镑的额外资金,以支持金融市场。基于英格兰银行行长卡尼释放的明确信号,现在市场普遍预期英格兰银行将在今年7月或者8月再次降息,并且提高债券购买规模。

其次是日本、韩国实施新的刺激措施。之前日本央行行长在实施负利率政策时表示,必要时日本央行有可能在目前负0.1%的基础上进一步下调存款利率,以刺激消费和投资,抵抗通货紧缩。日本首相安倍最近表示,全力关注金融市场动向,必要时立即采取行动,采取一切政策性措施,控制英国决定脱欧对日本经济造成的不利影响。

现在英国脱欧的不确定性已经使得日本央行继续下调利率成为必要。摩根大通预测,日本银行很可能在7月底前将利率由-0.1%下调至-0.3%,将不动产投资信托的买入规模由900亿日元扩大至2000亿日元。为了应对英国脱欧冲击波,韩国已经准备推出20万亿韩元(约合170亿美元)的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

最后是美联储暂缓加息。现在不仅日本、欧盟等国家央行继续大手笔购买金融资产,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坚持实施接近于零或者是负的利率政策,而且美联储也不敢继续加息。

美联储主席耶伦已经表示,英国是否脱欧在美联储的加息决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观点认为因为英国脱欧影响,美联储今年内都不会继续加息。如果经济形势恶化,美联储还有可能实施Q4,或者是实施负利率。去年11月份美联储主席耶伦曾表示,目前不需要负利率,然而也不会将其排除在外。

世界各国新一轮货币宽松政策,将使得全球资金供应再次充裕,急切寻觅新的投资机遇。一些发达国家受负利率挤压,使得不同区域市场风险评估发生改变,新兴市场将获得全球投资者青睐,驱动很大一部分资金重新进入新兴经济体,当然也包括进入更稳定和更安全的中国市场。据彭博社最近统计,投资新兴市场经济体债券和股市的美国交易所交易资金(ETF)曾经一周流入了17.5亿美元,创下3个月以来之最。

国内各类市场中,最重要的黑色系列商品和有色金属市场升温明显,价格普遍出现较大幅度上涨。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24日,机构钢材综合指数为95.0点,较今年初上升16.7,较去年同期上升2.5%。到6月下旬,上海螺纹钢期货主力合约吨价从前期低点1700多元反弹至2200多元左右,涨幅约三成。钢材价格上涨,还带动了上游冶炼原料价格的扬升。铁矿石普氏指数从今年1月份的低点39美元反弹,到6月份已经拉升至近54美元,涨幅高达38%,截至6月下旬,发送至青岛港的62%品位铁矿石到岸吨价今年以来累计涨幅也在20%以上。

与此同时,全国有色金属价格也出现较大幅度上涨。截至今年6月30日,上海期货交易所铜主力合约价格为37690元/吨,比今年初上涨10.2%;铝价格为12380元/吨,上涨17.9%;锌价格为16520元/吨,上涨34%。进入7月份后,重要有色金属价格继续上涨。

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要求货币政策趋向宽松

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不仅国内需求疲弱,而且出口增长乏力。今年前5个月主要经济指标显示,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6%,增速比1-4月份回落0.9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了0.3个百分点;外贸出口同比则下降1.8%。

英国脱欧或进一步恶化中国经济增长的外部环境。6月24日在英国公布结果后,英国经济学人智库预测称,在未来的18个月里,英国退欧将给世界造成2000亿美元的损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警告脱欧或许导致英国经济缩水5%。这些都会打击欧元与英镑,削弱欧盟与英国的消费能力和进口能力,进而产生对于中国贸易出口的负面冲击。根据彭博行业研究,中国约15.6%的出口运往欧盟,2.6%输往英国。基于历史关系,欧盟区内生产总值增速每下降一个百分点,中国GDP增长可能减少0.2个百分点。

为了应对外贸出口下降对于经济增长的压力,预计决策部门将加大国内需求力度,主要着力点还是强化国民经济短板领域投资,发挥固定资产投资的“关键作用”。所以今后围绕弥补国民经济短板,增加固定资产投资还会有些大动作。所以人民银行预测报告在调低2016年出口预测值的同时,亦调高了固定资产增速为11%,比较去年12月的预测值上调0.2个百分点,估计实际投资增速可能还会更高一些儿。

英国脱欧的不确定性,外部经济大环境的变化,宏观决策“堤外损失堤内补”,当然要求中国货币政策审时度势,及时调整,而不能够“以不变应万变”。由此产生了今后货币政策趋向宽松的市场预期。另外,受多种因素影响,前期部分资金流向境外,中国外汇储备下降。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数据,2015年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3.3万亿美元,较上年末下降13%。受其影响,2015年中国外汇占款减少2.8万亿人民币。今年上半年这个局面继续存在,由此产生的资金缺口,也要求人民银行增加国内基础货币供应。所以,在世界各国央行新一轮货币宽松,尤其是美联储货币政策可能逆转的大环境之下,下半年人民银行有较大可能继续“降准”,或者是通过回购、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等其他手段增加货币供应,也有可能进一步降息。

正是由于上述市场预期,所以推动了新近一轮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其中国际市场石油50美元/桶关口失而复得,几乎完全收复了英国脱欧公投结果公布后的跌幅。国内钢材等黑色系列商品、有色金属、天然橡胶和农产品期货价格亦全面扬升,普遍涨幅超过10%。预计随着稳增长加码,尤其是趋向宽松货币政策与更积极财政政策配套实体经济,下半年中国大宗商品需求还会继续增长。

人民币一篮子货币对美元贬值增加大宗商品进口成本

面对英国脱欧市场巨震,各国央行加大货币宽松政策,以降息等货币宽松政策刺激经济增长,这就在事实上开启了货币竞争性贬值,预计这个趋势短时期内难以扭转。现在各国货币汇率主要是对美元贬值。由于人民币汇率政策已经改变单一盯住美元,而转向以一篮子货币为锚,这就扭转了以往人民币对非美货币被动升值的不利局面,可以追随一篮子货币对美元共同贬值。

事实上,因为经济增速持续下滑、出口贸易萎缩和外汇储备下降,人民币已经出现一定程度贬值。特别是今年二季度,人民币对美元在岸汇价累计跌幅近3%。下半年中国货币政策趋向宽松,当然也会产生新的人民币贬值压力。由此看来,现阶段人民币追随一篮子货币对美元适度贬值,完全是顺应市场要求,客观上也会支持中国贸易出口,化解部分经济下行压力。所以我们要借机加快人民币汇率市场定价机制改革,扩大人民币汇率波动弹性,应当采取更加宽容的态度。

由于目前大宗商品国际市场定价以美元为计算单位,人民币追随一篮子货币对美元适度贬值,势必提高中国原油、铁矿石、有色金属、粮食等大宗商品进口成本,产生国内价格温和上涨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鉴于贸易商的“买涨不买落”,国内市场行情越是上涨,进口量越多的历史经验,如果今后国内大宗商品价格因为人民币贬值而出现上涨,进口量就会增加。如1-5月,全国9种重要大宗商品进口总量为64391万吨,同比增长15.1%。其中进口铁矿石41215万吨,同比增长9.1%;进口大豆3100万吨,增长14.5%;进口原油15591万吨增长16.5%;进口天然气2255万吨,增长23.1%;进口铜及铜材231万吨,增长22.1%;进口铜矿砂669万吨,增长34%;进口合成橡胶126万吨,增长97.2%。此外,还进口各种肉类175万吨,增长61.8%,反映的就是这一趋势。受其影响,预计下半年中国重要大宗商品进口量继续较大,同比增幅普遍在10%以上。

部分避险偏好转向商品成为未来大宗商品行情活跃因素

不久前,全球大宗商品行情极度低迷,国际市场石油价格跌破30美元/桶,铁矿石亦逼近30美元/吨关口。分析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跌落因素,除了市场严重供大于求、世界跨国公司竞相扩产,挤压竞争对手之外,还在于国际投机资本利用和放大美元加息预期,在追涨美元的同时,乘机全面做空大宗商品。英国脱欧公投结果公布以后,尽管也出现美元避险需求,但美国经济本身亦存在很大风险,毕竟它的公共债务已经超过19万亿美元,并且美元升值会对美国制造业和出口贸易形成打击,最终严重损害美元升值基础。因此,随着世界主要国家央行实施更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尤其是美联储继续对加息按兵不动,将会使得全球很大部分投机资本,开始转移避险偏好,由包括美元在内的货币资产流向大宗商品和黄金。所以尽管美元指数提升,但国内外大宗商品和黄金价格均出现上涨。

另外,全球石油、有色金属、铁矿石等大宗商品价格暴跌至成本中位线之下,使许多资源企业严重亏损,被迫压缩生产与投资,这为未来价格上涨提供了基础。比如,前期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暴跌,严重打击了全球页岩油气生产和投资。审计与咨询机构德勤在最新研究报告中预计,由于油气价格走低侵蚀了石油企业盈利和削减债务的能力,全球近三分之一的油企面临较高的破产风险。如,美国2015年第四季度能源投资大幅减少,其中民间能源相关设备投资减少了1.8%,这是自2012年第三季度以来的首次负增长。

而在世界范围内,一些高成本铁矿石企业也因为价格暴跌亏损严重,陆续退出市场,相关产能投资迅速下降。一些资源国家如沙特、巴西、俄罗斯、尼日利亚等外汇收入因此急剧减少,日子很不好过,进而产生国家层面联合减产或者不再增产的迫切要求,以求推动价格反弹,或者是防范价格的进一步跌落。正是这种局面的出现,提供了全球资金由包括美元在内的货币资产转向大宗商品和黄金的极好契机。

全球资金新的避险偏好,由美元转向大宗商品和黄金,同样会放大商品减产效应,哪怕只是口头减产,都会引发一轮价格上涨,甚至是相当强劲的上涨。这也是今年以来大宗商品价格出现上涨的一项重要因素。据彭博社追踪的广泛多样化商品价格指数,今年上半年已经上涨约13%。

由于世界主要国家央行的货币宽松一时难以刹车,并且会进一步加码;还由于美国经济复苏受阻,许多资金亦不看好美元及美元资产,这就使得全球资金转向大宗商品和黄金的避险动能继续存在,短时期内难以扭转。受其推动,下半年大宗商品和黄金价格都将震荡向上。比如国际市场石油价格站稳50美元/桶价位,铁矿石价位也会稳固50美元/吨,而黄金价格有可能跃上1500美元/盎司整数关口,持续5年的大宗商品价格年度下跌局面将获得完全扭转。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与供求基本面相比,大宗商品市场诸多影响因素中,十多万亿美元避险资金的进出是一项最不稳定、最为活跃的因素,因此极易引发大宗商品价格行情的剧烈波动。如果不出现大的意外,预计2016年下半年全球大宗商品行情将进入一个历史活跃期,数日内价格涨跌幅度超过10%有可能多次出现。

目前我国大宗商品社会库存薄弱,尤其是流通领域原材料库存大幅萎缩。国家统计局新近公布的6月份中国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中,其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7.0%,比上月下降0.6个百分点,位于临界点以下,表明制造业主要原材料库存量降幅继续加大。另据中物联钢铁物流专业委员会编制的钢铁行业PMI指数显示,2016年6月份全国钢铁行业产成品库存指数为49.3,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9.2%,均处于50%的荣枯线以下,表明钢铁行业库存亦处于较低水平2016年6月24日,全国钢材社会库存指数(机构监测数据)比去年同期下降30.52%。市场监测数据还显示,今年二季度全国港口(沿海33港)铁矿石库存量也就1亿吨左右,不足全国1个月的消耗量。这种偏低的库存水平,蓄水池缓冲功能虚弱,很难抵御国际市场大宗商品行情的剧烈变动,一旦某些大宗商品出现连续上涨,投机资本推波助澜,势必引发国内恐慌性抢购,致使价格行情异常震荡。对此主管部门要深以为然,未雨绸缪,提早防范。

由此可见,世界主要国家央行新一轮货币宽松,对于我国大宗商品市场利多与利空因素并存,但总体来看,市场行情利多因素大于利空因素。再考虑到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普遍跌至中位成本,投机资本低价位下风险偏好的改变,以及国内商品库存水平的薄弱,因此今后大宗商品市场行情继续上涨具有较大概率。当然,因为庞大产能的继续存在,供应量追随价格上涨而大量增加,从而形成沉重市场压力,由此产生的巨幅震荡在所难免,也需要市场参与者高度警惕。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