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际出行:一个万亿市场
感觉互联网几乎加遍了各个领域了,事实上蓝海大有所在,比如说那个看起来已经没什么看头的出行领域。
其实,铁路、航空、水运、公路四种来说,公路才是大头。快巴创始人崔永卓告诉创业邦,2014年,全国城际道路客运人次为190亿次,平均票价50元,市场规模为9500亿元。再加上每年60亿人次的市县级出行,平均票价为30元,市场规模1800亿元,妥妥的万亿市场。
不同于铁路只有1家,航空公司有十几家,公路道路客运的现状比较分散除了山西和海南是全省各有1家道路客运公司一家独大外,其他30多个省都非常分散。全国各省市加起来大大小小6909个客运站,以及近千家客运公司,区域特征明显,各市县有各市县的道路客运公司,且组成成分复杂,有国企、民企、混合企等等。
简单说,公路道路客运的特征就是:区域性、客流量大、市县级出行频次高。
一个传统客运人面临到了互联网的冲击
创业邦了解到,崔永卓是一个传统客运人,2006年大学毕业后,在《运输经理世界》做了一年记者,随后在新国线集团做了5年运营,新国线运输集团是全国唯一拥有全国客运资质的客运集团。
2013年底,崔永卓感觉到了传统客运行业受高铁、互联网冲击严重,且传统客运行业体制落伍,跟不上用户需求的发展步伐,决定出来做点事情,于2014年以联合创始人的身份创立了嗒嗒巴士。嗒嗒巴士2015年9月份完成了近2亿元的B轮融资,2016年初完成了纳川股份1.28亿元的增值。
嗒嗒巴士是中国首家做定制巴士的,用旅游大巴车,做上下班和周边游的门对门接送。然而崔永卓没有在嗒嗒巴士待太久,考虑到城际客运更能发挥自己积累的资源优势,带着门到门定制服务的思维,他出来成立了快巴,做城际巴士。
快巴2014年12月成立,成立之初获新国线集团500万元天使投资;
2015年1月上线汽车票业务;
2015年11月获得创新工场领投、江苏大运跟投的数千万元A轮融资;
2015年12月上线快巴约车业务。
汽车票业务做品牌,约车业务是核心
快巴汽车票业务上线已近一年半的时间,目前已开通北京、上海、广东、湖南、香港等市地区,全国覆盖389个汽车站,日均出票量近3000张,峰值出票量超6000张。
汽车票业务主要解决的是用户在网上买汽车票的问题,崔永卓介绍称,与其他竞品不同,快巴并不是用蜘蛛在网上扒票,而是真正的对接了客运公司的票务系统,是全国唯一有官方授权的汽车票预定平台。
之所以能够对接到票务系统,一方面在于快巴投资方的背景,另一方面则在于创始人崔永卓的行业背景,客运人愿意和客运人打交道。
快巴汽车票不仅toC,也toB,与微信智慧城市、支付宝城市服务、高铁管家、小米黄页等大平台达成了合作。这么做的原因很简单,一是走量,输出给大的流量平台,快巴才能使得对供应链端的声音更大,二是扩大影响,汽车票毛利很低,几乎不赚钱,为的就是做品牌。
快巴约车是快巴真正的核心业务。
与嗒嗒巴士等现今热门的短途巴士领域不同,快巴做的是更长距离的巴士。快巴与道路客运企业合作,道路客运企业出司机、出车,快巴出流量和运营。目前快巴和山西汽运、山东交运、新国线集团等达成合作,在山东、山西、江苏、海南4个省份开展试运营。
快巴合作伙伴
快巴约车的运距范围是50公里~200公里,时长为3个小时以内,车型为5~7座。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设置,源于崔永卓对于公路客运领域用户需求方式的理解:
舒适,常言道穷家富路,路上宁愿多花点钱,但要舒服;
便捷,客运站一般位于城郊,光去车站也不容易,何况还有行李;
时效,一般有固定时刻表,非常死板;
增值服务,用户需要有喝水、充电等服务。
所以快巴决定做约车,且呈以上形态,从家门口接,送到目的地。相较于以前的从用户家客运站目的地,快巴的直接到目的地,虽然价格会贵一点点,但是实在是方便,这或许也验证了消费升级时代,用户愿意为服务买单。
而把大的大巴车,改成5~7座的小车,也是快巴的一个创举,这样做的原因有三:
降低成本,大巴的载客率平均是46%,换成小车后,一般满客,且降低油耗和过路费;
灵活,小车才可以提供门到门服务;
24小时服务,急用户所急,也是差异化竞争的策略之一。
崔永卓表示,目前,就单个区域而言,比如在广东、湖南存在着一定的竞品,就全国范围来说,并没有竞品小伙伴的出现。
快巴团队目前有50多人,来自腾讯、百度、小米、京东、新国线运输集团等企业,除创始人崔永卓外,另外三个联合创始人是:王宇廷,原小米O2O商务运营负责人;白志勇,原小米黄页产品经理,原百度地图产品经理;赵志猛,原京东商城无线事业部首席安全官,盛大微酷联合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