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真的无法识别互联网公司的数据造假吗?
基于风险资本天然的逐利性,他们可能比创业者更为关注市场的风口,他们不仅关注到底有哪些创业项目能成为风口上的猪,而且,更存在快速催肥、哪怕是激素式催肥的逐利冲动。
在外卖O2O寡头“饿了吗”惊现黑心作坊之后,今年央视的3·15打假行动,还集中曝光出众多的互联网公司,据报道,包括网信理财、借贷宝、人人投等公司均存在疯狂刷APP用户的行为。
与以往3·15打假往往集中在食品安全领域不同,今年3·15打假的重灾区集中在互联网领域。这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加速到来的背景下,我们很容易理解,众多互联网公司都想成为移动互联时代风口上的猪,故而,即使是花钱造假刷用户也在所不惜。
但我们稍做换位思考的话,就应该能够明白,当下互联网领域之所以有造假的原始冲动,归根到底无非还是,造假欲望特别强烈,而造假成本几乎为零。
对于绝大多数用户来说,尽管经常会使用各色各样的APP,或者用于消费、或者进行理财,但是,在专业认知普遍不够的情况下,除非同行对手披露,一般很难自觉发现这些互联网公司造假刷用户的行为。
而且,无论是传统PC端互联网、还是当下盛行的移动互联,业界一直都有“流量为王”的说法,而部分互联网公司为了在竞争激烈的移动互联战场上尽快突围,从而造成表面的同业竞争优势,往往会采用刷用户这种手法。
这些新创办的互联网公司,绝大多数存在“烧钱赢用户”的心理,风险投资市场也往往以用户数作为核心的估值标准,而这就更容易导致互为激励的恶性循环。
此前有网友就在知乎上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大学毕业打算创业,刚刚开发出一款APP,结果被一家类似的公司注意到并直接照搬;当他还在苦苦邀请大家注册使用的时候,该公司已经使用各种手段刷分发、刷激活了;结果,其在寻找投资人的时候,被质疑同样的APP为何别人家的用户数和月活跃度更多,从而错失融资良机,最后被迫关闭。
正是由于这种现象以潜规则的方式大量存在,变相推动了“刷单产业”:即使有些开发者不想刷单,但为了生存下来,到最后也不得不选择非正常手段来增加用户规模。
通过数据造假吸引风险投资、并提升公司的估值水平,这才是当下互联网领域造假刷用户乱象丛生的心理动因。
那么,新的问题又来了,难道资本真的无法识别互联网公司的数据造假吗?事实并非如此,诚然,可能有极少数的风险投资,确实没有关注到互联网公司数据的真实性,但是,更多的却是主观层面故意的纵容。
互联网领域普遍性的数据造假,与我国当前股权市场的信用缺失密切相关。基于风险资本天然的逐利性,他们可能比创业者更为关注市场的风口,他们不仅关注到底有哪些创业项目能成为风口上的猪,而且,更存在快速催肥、哪怕是激素式催肥的逐利冲动。
每一轮融资,资本方都急切地希望互联网公司能把数据做上去、甚至不惜默认其数据造假,目的是尽快实现更高估值地引进下一轮资金,以便最终能够套现走人。这样的“坑队友”的做法,短期看或许能够实现较高收益,但长远来说,显然是在助长市场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这种情况,很可能就会导致那些真正有实力和未来的公司被埋没,而造假者却安然无恙。如果继续纵容这样的集体造假行为,对于新经济的健康发展显然是十分不利的,而承受造假成本的最终接盘侠,还是资本和公司自己。
产业投资内参
有价值的产业投资参考
中投顾问
产业投资咨询服务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