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国际 >

再贷款将进一步促进制造业需求

时间:2022-09-30 13:04:30

 

来源:中国经营网

再贷款将进一步促进制造业需求。

2022年9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设立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专项支持金融机构以不高于3.2%的利率向制造业、社会服务领域和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设备更新改造提供贷款。

招商证券研发中心宏观经济联席首席分析师张一平认为,从9月13日国常会提出到央行完成设立,整个工具推出的速率反映了当前宏观政策稳增长取向明确。

一位券商人士对记者坦言,再贷款类工具是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一步拓展实体融资需求的重要抓手,也是央行“引导督促金融机构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工具。

再贷款利率1.75%

央行有关负责人透露,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额度为2000亿元以上,利率1.75%,期限1年,可展期2次,每次展期期限1年,发放对象包括国家开发银行、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等21家金融机构,按照金融机构发放符合要求的贷款本金100%提供资金支持。

今年以来,央行陆续新设立了交通运输再贷款、普惠养老再贷款以及科技创新再贷款等。在张一平看来,本次设备改造专项再贷款有三点不同:首先,申请使用时间为今年四季度,从侧面说明该工具旨在为四季度新增贷款提供支撑;其次,财政货币联动,在此前的国常会中已明确为四季度更新改造设备的贷款主体贴息2.5%,这意味着在该工具项下申请的贷款实际成本仅为0.7%左右;最后,规模灵活,央行对于其规模的表述为2000亿元以上,这意味着该工具的规模有可能超出预期。

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薄弱领域进行设备更新改造,有利于扩大制造业市场需求,推动消费恢复成为经济拉动主力,增强发展后劲。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议定事项,人民银行设立了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向金融机构提供低成本资金,引导金融机构在自主决策、自担风险的前提下,向制造业等领域发放贷款支持设备更新改造。

张一平认为,从公开信息来看,设备改造专项再贷款支持领域的一些主管机构已开始举行相关贷款的申报工作。比如卫健委和体育主管部门已分别就医疗设备及体育领域的贷款需求进行统计。

在西部证券分析师雒雅梅看来,此次是央行年内第四次落地专项再贷款,但由于配合已推出的财政贴息,支持力度明显大于前三次。合力加码“增量”“降价”的宽信用政策,扩有效需求、促消费恢复、增发展后劲,提振实体经济和市场信心态度明确。

张一平认为,4月提出的“金融23条”中提到,预计今年结构性工具将带动金融机构贷款投放多增1万亿元。目前来看,四季度将是上述贷款投放的高峰。整体来看,今年下半年较去年同期政府债券发行少增4.3万亿元,根据测算,6000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在今年内约拉动总投资1.2万亿~1.8万亿元,叠加5000亿元政府专项债限额在10月底之前发行完毕,目前社融较去年同期少增约在2万亿~2.6万亿元,该缺口将对社融增速产生拖累。预计随着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开始发力,新增信贷有望得到一定支撑。

实行“名单制”管理

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专项再贷款政策支持领域为教育、卫生健康、文旅体育、实训基地、充电桩、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新型基础设施、产业数字化转型、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体系等10个领域设备购置与更新改造。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的发放对象包括国家开发银行、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等21家金融机构。

雒雅梅认为,此次专项再贷款政策支持领域涵盖制造业、新基建等10个领域,意在落实宽信用“扩面”要求。由于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设备更新改造也包含在内,制造业等中长期贷款受益的同时,对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个体经营贷的正向拉动预期随之加大。另外,结合本月各家下调存款利率的情况,已有多家银行1年期存款成本率低于1.75%,此次专项再贷款的政策效果,后续还需关注各家银行存款端的边际变化。

值得一提的是,关于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如何实施的问题,央行有关负责人坦言,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实行名单制管理。发展改革委依托推进有效投资重要项目协调机制,会同各地方、中央有关部门和中央企业形成分领域备选项目清单。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自主决策、自担风险,向清单内项目发放贷款。专项再贷款采取“先贷后借”的直达机制,按月发放。对于金融机构2022年9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以不高于3.2%的利率向清单内项目发放的合格贷款,人民银行按贷款本金等额提供资金支持。

在张一平看来,本次设备改造专项再贷款的推出表明央行开始加码对于宽信用的支持。理论上,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可以通过定向降低某些行业的贷款利率的方式,实现推高融资需求的情况。银行贷款创造存款,需要贷款需求的配合,而贷款需求除了受实体经济状况影响外,很大程度受贷款利率约束。在未来一段时间国内经济动能升级的大背景下,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将持续发挥重要作用,引导金融资源流向科技创新、小微企业、绿色发展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对于年内来说,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大概率将在四季度扮演引导金融机构新增信贷的重要角色。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