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国际 >

新能源发电量持续提升 多管齐下用好能源发电

时间:2022-03-11 13:05:08

 

来源:中国电子报

2021年,我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1.34亿千瓦,占全国新增发电装机的76.1%;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到2.48万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29.8%。全国人大代表、天能控股集团董事长张天任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新能源发电量持续提升,利用率保持较高水平,在双碳大背景下,要促进新能源发电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把电“发出来”“送出去”“用得好”,还应从国家层面进一步做好统筹规划。

配套政策难以跟上产业发展步伐

必须承认,新能源消纳在我国部分地区仍面临困难。我国能源分布广泛但不均衡,能源生产与消费中心逆向分布。“新能源发电不仅要发得出来,还要送得出去,最终还要实现消纳。”张天任告诉记者,很多新能源富集的大型能源基地,都不同程度存在项目规划、核准相对滞后,跨省跨区通道能力不足等问题,成为制约新能源消纳的刚性因素。

与此同时,行业竞争也在不断加剧。张天任指出,目前的项目开发方式有可能将新能源资源配置给并无意愿长期持有运营项目的主体,滋生了一批专门做资源转让信息介绍的“中间商”,有意愿、有能力长久运营新能源项目的开发主体不得不高价收购项目资源。再加上2021年由于上游原料大幅涨价,光伏电池和风机等相关价格也大幅上调,而下游在补贴政策取消后,承受了投资额上涨和平价上网的双重压力,客观上抬高了新能源运营成本。一窝蜂式地抢夺资源,将带来恶性竞争和安全质量隐患,不利于产业健康发展。

新能源产业发展日新月异,相关政策及时调整跟进也是极大的挑战。张天任表示,产业发展目标随着时间和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各层级、各专项规划衔接难度大,一定程度出现了地方规划与国家规划脱节、新能源发电与其他电源规划脱节、新能源发电与电网规划脱节、新能源发电与消纳市场脱节等问题。

多管齐下用好新能源发电

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进程中的重要任务,新能源发电将成为未来电力供应的主力。张天任建议,从以下五方面入手应对新能源产业高速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是大力加强储能体系建设。《“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中,重点提到了推动储能规模化发展,支撑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建议尽快出台储能专项规划,推动落实新能源项目配置储能设施的支持政策,逐步提高储能技术标准,有序规范发展储能产业,充分增强电源侧、电网侧和用户侧调节能力,确保新能源“送得出、供得上、用得好”。

二是加速推动“新能源+”项目落地。建议推动新能源+农业、治沙、渔业、旅游等项目,实现“上可发电,下可沙漠化治理、种植、养鱼”,以及与生态旅游相结合的综合开发模式。一地多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产值,对于提高当地新能源比重和污染防治也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建议推动开展新能源+建筑、交通项目,将光伏等新能源直接与建筑物相结合,作为建材使用,同时生产电力。

三是增强电网跨省互联,充分发挥互济作用。我国地域辽阔,风电、光伏发电均呈现较好的地理分散效应,各省级电网之间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建议出台相关政策,通过加强区域内各省级电网互联,有效缓解部分区域较为突出的调峰压力。

四是优化完善补贴方式。建议保持电价补贴的长期稳定,引导新能源发电产业健康发展,鼓励共性技术创新。同时,合理规范市场,避免恶性竞争,提高市场稳定性,促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五是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一方面,构建统一开放、高效运转、有效竞争的电力市场体系,出台灵活的电价政策;另一方面,继续完善全国碳市场交易体系,分步有序推动其他重点排放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