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优先”托举“稳稳的幸福”
就业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一头连着百姓福祉,一头连着经济发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就业都排在首位。
就业也是今年全国两会关注的焦点之一。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各地都要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
2022年就业形势严峻、目标艰巨:在“三重压力”下,新增城镇就业在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实现以上目标,关键要在落实落细落小上下功夫,用心用情用力打好就业优先“组合拳”。
稳住市场主体“保就业”。上亿市场主体承载着数亿人就业创业。将“着力稳定市场主体保就业”单独列为工作任务之一,提出一系列针对性政策举措,更加凸显了“稳市场主体”的重要性。要加大对企业稳岗扩岗的支持力度,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有效支持,推动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让市场主体能够“轻装上阵”,对未来发展更有信心、更有底气、更有动力。同时,要大力拓宽就业渠道,搭建创业舞台,增强创业带动就业作用。
抓好重点群体“促就业”。2022年高校毕业生预计首次突破千万人,数量多、规模大、就业需求强烈,需重点关注。对高校毕业生,“要加强就业创业政策支持和不断线服务”。要积极服务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实施百万青年见习岗位募集计划,简化优化毕业生就业手续,拓宽市场化社会化就业渠道。同时,把就业服务和关注重点放在就业困难人群和特殊群体上,为他们提供兜底保障。注重做好退役军人安置和就业保障,促进农民工就业,帮扶残疾人、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
消除就业歧视“优就业”。就业公平关乎就业的质量和成色。性别、是否应届等就业歧视以及就业招聘信息不透明,困扰着不少求职者。坚决防止和纠正性别、年龄等就业歧视,着力解决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突出问题,是求职者的呼声,也是公众的期待,更是社会公平的题中之义。要坚持公平原则,进一步优化就业环境,减少延长产假带来的女性就业歧视风险,通过职业技能培训加快培养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急需人才,助力所有劳动者好就业、就好业,在各自的岗位上尽展所能。
打好就业优先“组合拳”,才能托举百姓“稳稳的幸福”。强化就业优先,有清晰目标,有明确举措,还要有务实行动。做好今年稳就业工作,有压力、有挑战、有困难,唯有面对压力时从容应对,面对挑战时积极迎接,面对困难时有力解决,才能在落实一项项政策中释放暖意,在创造一个个就业岗位中体现担当,在解决一个个实际问题中传递温度,托举百姓“稳稳的幸福”。(郭雪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