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稳岗就业”绘就乡村振兴斑斓画卷
新春伊始,各地积极多措并举发展乡村产业,以产业促就业,巩固拓展脱贫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国家乡村振兴局明确,2022年将确保脱贫人口就业规模超过3000万人。这3000万人的就业岗位中大部分将由乡村产业支撑和吸纳。
实践证明,就业是增加群众收入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关键性举措。通过健全机制促就业、提升技能保就业、培养能人带就业、强化服务稳就业,就能真正做到让脱贫劳动力“输得出、留得住、有收入、寄得回”。
聚焦返贫监测,掌握就业动态。巩固脱贫成效,衔接乡村振兴,就要落实严密的返贫监测机制,跟踪掌握脱贫群众的生产生活状态。特别是要掌握脱贫群众的就业情况,了解动态信息,做好动态帮扶。要建立完善返贫监测相关机制,分类记录不同类型脱贫群众,实时更新脱贫群众的就业情况,做到动态预警,确保及时干预;要建立返贫监测队伍,打造扎根基层、深入群众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与人民群众常联系、常沟通、常谈心,及时掌握脱贫群众的思想状态、就业意愿、就业困难,及时给予帮助、度过难关;要组建职业农民、建筑施工、家政服务等劳务队伍,形成低收入群众相互关心关爱群体,共享就业信息,促进共同发展。
聚焦重点人员,确保充分就业。脱贫“边缘户”一直都是帮扶的重点。脱贫之后也要加强对这类群体的重点帮扶,以“稳就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制定个性化就业帮扶方案,特别是为特殊人群提供公益性就业岗位;要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加强扶志扶智结合,提高创业就业能力,加强与当地用工单位、跨省集中用工单位对接,引导和鼓励更多脱贫人口用自己的双手巩固脱贫成果;要围绕板材、食品、机械制造等领域夯实乡村产业,发展产业园区,在健全产业链的同时,也为当地留守劳动力提供更多就业机会,让群众站稳脚跟找到致富路。
聚焦新兴产业,拓展就业空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巩固和发展脱贫攻坚成果,稳步推进乡村振兴,必须要聚焦到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上来,实现群众充分就业。要注重挖掘地区特色生态资源、文化资源、历史资源,以新发展理念发展新经济、新业态,拓展就业空间;要注重链接科学技术,比如在农产品种植、销售中引入互联网技术、冷链物流技术、大数据技术,衍生更多产业支点,增加更多就业岗位;要推动城乡之间资源、机会等均等化发展,让利用算法派单,线上接单,线下干活的平台经济催生更多新的就业岗位,拓宽就业渠道。
推进共同富裕“一个都不少”,就要扎实推进“稳岗就业”,定能为巩固和发展脱贫攻坚成效注入不竭动力,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钟小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