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球撑起纳微科技360亿元市值 下游客户集采影响有待观察
来源:投资者网 作者:蔡俊
与时间做朋友的高瓴资本,2021年推出了一档视频栏目《时光机》。栏目专访各家创新公司的创始人、实控人,其中一期,请来了纳微科技(688690.SH)的董事长江必旺。
镜头前的江必旺,手拿一颗微球侃侃而谈,激动之处,他指着自家研发的微球说道:“这个技术用金子去换,人家都不给你”。
这颗微球,撑起了纳微科技366.69亿元的市值(截至9月28日收盘)。2021年6月,纳微科技登陆科创板,并很快成为医药供应链的明星级上市公司。
2021年上半年,纳微科技的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为1.66亿元、0.65亿元,分别同比上涨111.64%、172.79%。纳微科技的技术在国内已处于领先水平,并有资本加持,但下游客户逐渐受到集采影响。是危还是机,众说纷纭,有待观察。
“凶险”的创业历程
据公开报道,与很多医药行业的创始人一样,创办纳微科技前,江必旺也拥有一段美国往事。1994年,在北大毕业并留校的江必旺赴美读博,之后在美国Rohm and Haas公司任职。异国他乡期间,江必旺娶妻生子,事业小有成就。
转折在2004年发生。回国探亲的江必旺发现一名农民亲戚患上了糖尿病,每日注射胰岛素给家庭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同时,江必旺在美国的事业也遇到瓶颈,权衡之后,他决定返乡创业。
2005年,纳微科技正式成立。纳微科技主营用于医药分离纯化的纳米微球,下游以生物药为主,包括胰岛素和抗体。该产品长期被进口垄断,因此被官方列为中国工业发展的35项“卡脖子”技术之一。
事后,江必旺回忆选择赛道的初衷,是提高国产创新能力、降低下游生物药价格。不过,创业的“凶险”也出乎江必旺的意料。
第一个考验是国内较差的基础条件。江必旺回国时,12个箱子有10个都装载美国实验室的仪器和耗材。解决了研发原材料,但生产设备又遇到质量不过关的难题。不得已,纳微科技只能自主寻找金属材料开发。
之后,最“凶险”的一幕到来。因为投入迟迟无法开花结果,有高层提议放弃微球赛道,江必旺和管理层发生重大分歧。此时,江必旺没有妥协,不仅重组管理层,还出任纳微科技总经理。时至今日,江必旺在纳微科技的身份,仍是董事长兼总经理。
历经一系列的波折,纳微科技在2018年左右迎来转机。在内部,纳微科技成功研发第三代硅胶色谱技术,不仅打破国外垄断,还开始吸引明星机构投资。在外部,下游生物药企业受益于资本市场改革,逐渐扩大产能,传导至上游促使纳微科技的订单大增。
属于江必旺的风口,正式刮起。
集采的传导效应
2021年8月27日,纳微科技总部,一天之内江必旺接待了25家投资机构。
前来调研的机构中,公募基金、券商分别有13家、6家,其中不乏有汇添富、博时、兴业全球、汇丰晋信、兴业证券研究所医药组等知名团队。
适逢纳微科技上市2个月,其价值被二级市场广泛认可。财通证券在一份研报中指出,纳微科技拥有5个关键技术,如可精准调控微球的尺寸、结构、表面性能、生产高机械强度品种、规模化生产等,在海内外均具备极大竞争力。
很明显,机构对纳微科技的评估,集中在微球的综合技术和生产水准。根据纳微科技的招股书,其竞争对手为国外大型科技企业,国内尚无主营微球的上市公司。同时,招股书引用国际咨询公司的统计数据,2019年国内微球的市场规模8.71亿元,纳微科技占有9.52%的份额。
2020年,纳微科技的前五大客户包括恒瑞医药、复星医药、甘李药业、通化东宝、健通生物。其中,纳微科技向复星医药、甘李药业、通化东宝提供的产品,主要应用于胰岛素研发、生产。就在近几个月,国家专项胰岛素集采正式启动。
整个医药行业,闻集采色变。集采造成药品的市场规模缩小,进而或影响上游企业的订单总额。最近的调研中,机构也向纳微科技提问,集采政策是否会带来利空。对此,纳微科技表示,集采政策让药厂更关注上游材料的性价比,公司已形成齐全的产品线,正努力通过国产替代供应提升客户的竞争力。
财通证券在一份研报中认为,集采会导致药厂的成本敏感性大幅提升,国产微球较进口更具成本优势,因此反而是突围的机会。
不过,招股书显示纳微科技的5类产品,2020年有4类提高平均价格。纳微科技是否会因下游客户集采而降低价格,还有待观察。
与高瓴资本的渊源
截至2021年9月28日,纳微科技的总市值已达366.69亿元,收盘价91.64元/股。在所属的医药供应链板块中,纳微科技已成为明星上市公司。同时,纳微科技在二级市场还有另一个身份,即高瓴概念股。
纳微科技与高瓴资本的渊源,始于2019年12月。当时,高瓴资本、红杉资本、药明康德、国投创合等多家机构,以22.8元/股向纳微科技增资。以此计算,高瓴资本已浮盈301.9%。
在视频栏目《时光机》中,江必旺谈到了与高瓴资本的故事。他表示自己的理念和高瓴资本的张磊非常契合,后者提出“做时间的朋友”,前者认为“长期坚持,才有出路”。侃侃而谈间,江必旺提到高瓴资本对产业的理解程度很高,甚至曾帮助纳微科技对接企业。
对接的企业,江必旺没有透露。不过,招股书显示高瓴资本持股的甘李药业于2020年出现在纳微科技的前五大客户名单中。同期,纳微科技对甘李药业实现销售收入938.9万元,占全年收入的4.58%。
期间,高瓴资本入股时还与纳微科技签订过对赌协议,约定纳微科技若4年内不能上市,江必旺得回购股份。2020年5月,双方又签署补充协议,对赌条款被终止。
资本最终以盈利为目标。纳微科技的估值前景,也牵动着一级投资机构和二级市场的心。对此,太平洋证券在一份研报中认为,纳微科技受益于下游生物药的发展以及国产替代潮流,根据预测业绩与同板块公司的情况,12个月内纳微科技的对应目标价为143元/股。
不过,在下游客户面临集采的不确定因素时,纳微科技的股价是否会如机构所判断的那样继续上涨,也需要更长时间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