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集团陈锦石:建议城市群公共设施配套一体化、鼓励下乡投资、推行预制装配式建筑
在城市化过程中,大小城市公共设施配套差异大、大城市住房供给不足、美丽乡村建设边缘化成为当前的重要问题。近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南集团董事局主席陈锦石在两会提案中建议,加大城市群、都市圈和美丽乡村建设,促进城乡共同高质量发展。此外,他还建议,以工业化推动建筑发展;加大防洪排涝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抗灾减灾能力;优化光伏建筑、保温技术利用,推广低碳、健康住宅;大力支持建筑行业科技创新奖励。
加大城市群、都市圈和美丽乡村建设
中共中央、国务院曾明确指出,以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等城市群推动国家重大区域战略融合发展。但在这个过程中,大小城市公共设施配套差异巨大,小城市人口外流、住房过剩,大城市流动人口、新市民的住房需求难以得到满足,缺口巨大,大城市住房问题和小城市发展问题已然突出。
对此,陈锦石建议,加强城市群、都市圈顶层总体规划,使城市群、都市圈内的公共设施配套一体化,让小城市享受大城市配套资源政策,如医疗、教育等。在实践过程中,可以参考澳门的横琴模式和北京的雄安模式,探索更多此类试点。陈锦石还建议,要加大大城市周边中小城市的住宅供给,分担大城市住房压力,在化解供需矛盾的同时,带动周边小城市发展。
与此同时,在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美丽乡村建设仍处于相对边缘化的地位,乡村建设的内生动力缺失。陈锦石认为,一方面,乡村建设缺乏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吸引力的发展资源;另一方面,在社会生活的快速变动中,传统的守望相助的社区正在消失,基层党组织难以发挥组织动员职能;此外,乡村建设的制度创新和管理改革也相对滞后。
陈锦石建议,在土地利用、财政投入、监督考核等方面因地制宜,激发基层政府、村民和各种社会资本的积极性。此外,聚焦发展要素,鼓励社会资本下乡投资,鼓励农村青年人群回到家乡发展,为企业和青年人群提供创业与发展空间。
以工业化推动建筑发展
“十三五”时期,我国建筑业加快发展,建筑业支柱产业作用不断增强,建筑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保持在6.6%以上。
我国传统的建筑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建筑业成为仅次于制造业吸纳农民工的第二大行业。
然而我国建筑劳动生产率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很大的差距,建筑业的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程度还不高。同时,装配式建筑虽然得到了国家及地方政府的重视,在土地出让环节设置了装配式建筑比例要求,但是目前的装配式建筑发展水平仍然较低,标准化水平不足、技术水平处于低端等问题依然存在。
对此,陈锦石建议,大力推行预制装配式建筑,不断提升装配式建筑的标准化水平与技术水平。一方面,充分借鉴发达国家NPC技术体系,在降低成本、施工便捷、安全等领域加大研发,不断完善预制装配式建筑产业管理体系,推动预制装配式建筑产业更好发展。另一方面,装配式建筑优先采用EPC总承包,从设计-采购-施工全方位把控产品质量,真正实现全过程、全专业综合高效管理。此外,他还认为,要在政策上进一步提升装配式建筑占比。
此外,传统建筑业会造成噪声污染、废水污染、废气污染、粉尘污染、废弃物污染、光污染和有毒物质污染等。其中建筑垃圾、建筑扬尘和建筑噪音是城市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是国家严格控制的污染源。因此,陈锦石建议,在建筑工业化推进过程中,使用节水型卫生洁具和节水技术,节约水资源;选择符合区域地理、气候特征的住宅建筑体系,研制推广新型砌块、轻质板材和高效保温材料,减少能耗。此外,他还建议,在政策上开辟绿色通道,建立激励政策扶持建筑工业化项目。
为了有效提升工业化程度,同时增强结构安全性,陈锦石建议,高层建筑强制使用钢结构。
针对建筑材料在质量上的问题,陈锦石建议,继续加大对新材料、新工艺的研究,完善国内现有图集和施工操作手册,增加常见质量问题的处理措施。同时,加快专业人才培育,各类人才持证上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