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个人养老金制度建设 养老金融产品池亟待扩容
个人养老金制度正在紧锣密鼓推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游钧近日表态,将建立以账户制为基础、个人自愿参加、国家财政给予税收支持、资金市场化投资运营的个人养老金制度。从近期的业内调研来看,除加强财税支持外,扩容养老金融产品是提振个人养老金规模的关键之一。
作为基础设施,个人养老金账户是个人养老金制度建设的关键一环。业内专家说,一方面,个人养老金账户需对接合格的金融产品,具有缴费、查询、投资、领取等功能;另一方面,可依托个人养老金账户,打通养老保险第二、三支柱,实现企事业年金与个人养老金之间的接续,在此基础上逐步整合个人住房公积金账户等资金,实现养老财务资源利用最大化。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室副主任王向楠表示,个人养老金账户应当具有专属性、唯一性,可以考虑以居民身份证为登记识别信息,开设个人养老金账户,国家需要围绕账户设立、运作和领取三阶段建立激励相容、层层衔接的制度架构。
王向楠解释,账户设立方面,应该具有高度的便利性和灵活性,比如银行、保险公司等机构都可以成为账户设立的载体。账户运作方面,银行、保险、基金可分别有各自产品的准入审核,从而建立统一的养老金融产品池。将产品池与个人养老金账户对接,人们可根据自身风险偏好与需求在产品池内进行投资。到账户领取阶段,可基于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建立个人养老金账户与税务系统的数据共享接口,人们领取养老金时,由税务部门进行相关税收的代扣代缴。
除加强财税支持外,丰富养老金融产品池是提升个人养老金规模的关键,目前这一块还很单薄,主要包括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一些长期年金保险产品和养老目标基金等。王向楠介绍,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目前仅在上海、福建和苏州工业园区等地区试点,参保人数在5万人左右,保费规模尚小。养老目标基金募集资金规模超过500亿元,通常有一年到五年不等的封闭期,收益短期可以预见,在应对长期养老压力方面作用还可加强。
业内专家认为,一方面要坚持正本清源,规范现有业务,统一产品标准,清理那些名不符实养老金融产品;另一方面要开展业务创新试点,大力发展真正具备养老功能的专业养老产品,包括养老储蓄存款、养老理财和基金、专属养老保险、商业养老金等,引入符合养老金融要求的更多类型金融机构积极参与,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发展新路子。
记者从业内了解到,专属养老保险或许是养老金融产品池扩容的第一站。银保监会相关负责人去年底曾表态,要加大养老保险产品创新,开展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扩展保障责任,提供更加灵活的养老金积累和领取服务,支持保险机构提供具备长期直至终身领取功能的养老年金保险,特别是能够与其他养老金融产品所积累的养老资金有效对接的即期年金产品。相关试点或将于近期展开。
一位长期从事养老险业务的人士表示,随着人口老龄化及长寿风险的加大,养老金融业务发展空间巨大。个人养老金具有一定规模后,不仅能够提升国民养老水平,也将为资本市场提供更多长期战略性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