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药进院困难重重 企业冀打通最后一公里
2020-10-03 13:31:00
来源:东方财富
伴随着医药审评审批制度的改革,我国获批上市的新药数量在不断增加,从2017年的81个已增加至2019年的136个。与此同时,新药进入医保目录的速度也加快。然而,相关的药企在打通医院的“最后一公里”上,却依旧面临一些障碍。在第五届中国医药创新与投资大会上,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药品政策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陈昊提供的一组数据显示,近两年上市的创新药,其销售渠道主要是在DTP药房(俗称“专业药房”)而非医院,DTP药房的销售占比可达90%以上。相比医院,DTP药房开出首张处方时间缩短1到2个月。考虑到每家医院的采购周期、审批流程不同,创新药实际广泛覆盖三甲医院的时间要更久。长期以来,我国的处方药销售有八成左右来自于医院渠道。为何具体到了创新药上,医院的市场准入情况就表现得不及预期呢?相对于传统的药品,创新药的定价普遍昂贵。目前医院采购创新药,也更倾向选择那些已进入医保目录的产品。但是,即使进入到医保目录中,创新药仍要面临进院受限情况。陈昊表示,创新药在医院市场准入过程中面临医院药占比、品规、医保额度等受限。“医院的医保额度是有限的,在商保支付还没有大规模介入下,医院要维持自身的运行和发展,只能大规模降低药品、耗材、检查等费用。在药占比指标考核之下,加上药品零加成规定下,医院就没有动力引进创新药。”和黄医药市场销售副总裁马须春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病人对疾病的认识以及领域内的专家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也会影响到创新药上市后的可及性。“以我们正在申请上市的新药索凡替尼为例,它针对的是治疗神经内分泌瘤,具有典型症状少、诊断困难等特征。近年来,随着内镜和生物标志物等技术的进步,神经内分泌瘤的确诊率明显上升。对此,未来我们可能面临的商业化挑战是,一方面能否快速进入国家医保,另一方面是患者易被误诊,病人辗转多处就医,错过治疗时机。面对这些挑战,我们希望上市后能借助政策东风,争取进入国家医保目录;另外,我们也将与多方协作,共同普及疾病的认知,推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医疗保险服务处处长冷家骅看来,创新药上市后,药企方面应该注重真实世界的研究。“创新药的新并不代表绝对的好,在有效上,药企仍需要积累更多的数据。药企如果能拿出相关真实世界研究有效的数据,有助于加快药品的医院市场准入。”陈昊表示,要提高创新药的医院市场准入,除了要改善医院准入所依托的医改综合环境、提升医院对创新药的科学认知和相关服务能力外,还需要创新支付方式,建立多元共付的创新药费用分担机制。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