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国际 >

2020分级诊疗阶段考 基层用药市场逐步上扬

2020-07-02 15:42:00

 

来源:医药经济报

分级诊疗制度是新医改以来推行的一项重大制度。某种意义上说,分级诊疗制度实现之日,乃是我国医疗体制改革成功之时。

采访中,《医药经济报》记者了解到,自2015年以来,分级诊疗推进速度越来越快,用药市场下沉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市场用药结构发生了颠覆性变化,医药营销模式也发生了革命性变革。与此同时,招标采购也迫使部分产品放弃医院市场,转战零售端,医药营销战略面临根本性转变。

中国人民大学医药卫生行业发展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徐东指出:“分级诊疗和医保支付都是供给侧改革的关键之处,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快速推进,中国已经逐渐进入医保买方市场时代,用医保支付作为杠杆,恰恰可以助力分级诊疗,而分级诊疗也为医保付费建立了支付框架。”这意味着,随着医保付费的逐步完善,实现分级诊疗已经不再久远。

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在当年全国启动多种形式的医联体建设试点,三级公立医院全部参与并发挥引领作用;到 2020 年,所有三级公立医院和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参与医联体。

在“2019年全国医疗管理工作会议”上,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将大力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在全国建设100个城市医疗集团和500个县域医疗共同体,逐步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

趋利行为得到改善

2015年5月8日,《关于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发布,明确要求县级公立医院要承担急诊的常见病;5月17日,《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发布,明确规定三级医院的门诊要大幅度向基层流动;9月11日,《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发布,2020年基本完成两级分诊的管理制度的建立,这意味着2020年是一个重要的管理拐点;12月1日,《关于做好高血压、糖尿病分级诊疗试点工作的通知》发布,这种慢性病管理要正式推进社区。2016年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70%以上地市开展分级诊疗的试点工作。

分级诊疗的推进速度很快,标准也较高,2020年实现两个阶段性管理的目标,给医疗机构带来的现实压力比较大。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课题组一项启动于2016年的分级诊疗课题研究结果显示,本轮医疗体制改革以来,在“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等基本理念的指导下,基层医疗机构能力建设进一步强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不断深化,医疗机构逐利行为有所转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第一研究室主任张佳慧强调:“分级诊疗是医疗卫生体系合理有效运行的结果,而不仅仅是一套制度安排。”她表示,分级诊疗需要3个基础条件:一是有布局合理、分工明确、能相互协作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且基层医疗机构有能力发挥“守门人”作用; 二是医保制度能对医疗服务体系的发展和运行进行有效约束和引导;三是公众和患者有理性的健康观和就医观。

张佳慧建议,继续加强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深化公立医院改革, 完善康复护理体系,加强信息化建设,鼓励不同医疗机构密切合作;医保制度切实贯彻“保基本”理念,继续深化医保支付方式规范机构行为,完善报销政策,引导患者合理诊疗;同时要对公众和患者加强健康教育,形成理性就医观,助力形成合理诊疗秩序。

三大终端市场大洗牌

2020年5月,米内网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三大终端六大市场总销售额为17955亿元,同比增长4.8%。其中,公立医院终端市场份额最大,占比为66.6%;零售药店终端市场份额为23.4%;公立基层医疗终端市场份额有所上升,占比为10%。

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城市公立医院市场仍然是第一大药品销售终端,用药金额占整体的一半以上。目前,城市公立医院仍然是患者看病的首选,但随着分级诊疗政策的逐步推进,基层医疗机构用药规模占比将加快增长。

徐东表示,分级诊疗就是为了两个目标努力:第一,基层首诊。即医保的非急诊疾病首诊必须在基层,基层的管理定位为“医疗守门人”,通过基层做病人的分诊;第二,双向转诊。基层无法处理的疾病向二级以上医院进行转诊,在恢复期的病人可以向下转诊,形成明确的医疗管理任务。

那么,随着供给侧改革逐渐发力,市场格局发生巨大变革,企业如何应对?

上海医药战略发展研究院相关专家表示,分级诊疗不仅改变患者的就医行为,而且促进健康观念的转变。在全科医生等医护人员的指导和干预下,患者的就医行为和生活方式都将发生变化。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等不同慢病患者的细分人群,他们的产品需求不再局限于药品,而是拓展到相关的家用医械、营养品、保健品等相关产品领域,还会产生许多信息咨询、健康生活等服务需求。

相应的,企业应当关注目标人群的需求变化,深入调研产品和服务需求,在此基础上优化企业的产品和服务组合,实现转型发展。

而对于专长于物流服务和供应链管理的商业企业来说,可以探索物流服务延伸、药房托管、处方外配等多种方式的合作,还可以在品种保供、信息化和疾病管理等方面助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比如,上海的社区综改探索了定点药房处方外配方式。药品制造企业也有拓展的空间,在全科医生培训、疾病管理、用药依从性等方面,都存在拓展服务边界的机会。

另外,也有专家指出,不可忽视“互联网++”的介入,医药也要“+互联网”,电商更适合客户分散、单点量小的基层市场,“连接一切”和“永远在线”的优势,使企业更容易与客户高效沟通。生产企业拓展互联网思维,用户体验、简约、极致、迭代……产品创新有更多的源泉。分销企业拓展互联网思维,用户体验、社会化、大数据、平台、跨界,服务拓展有无限的空间。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