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国际 >

“保险+科技”构建健康保险产业生态闭环

2020-05-11 10:10:00

 

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如何在非接触式环境下有效保障群众的保险服务需求,是保险业面临的挑战。而群众健康保障意识得到激发,配合保险科技在疫情防控期间发挥的重要作用,也将进一步地刺激潜在消费者对线上服务的需求。

健康科技平台备受关注

《金融时报》记者了解到,针对此次疫情,保险业在初期已迅速开发了一系列相应的健康保险产品,在提高服务效率的同时运用科技的力量提升消费者体验水平,显现出重要的作用。银保监会发布的行业经营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健康险原保险保费达2641亿元。其中,2月、3月健康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速均超过20%,在疫情期间群众“足不出户”的大环境下,健康险的发展依然保持了较高的增长水平。众安保险也于近日公布2020年前两个月数据,其健康险保费占比已进一步提升至60%,众安保险高管在业绩发布会上预计健康险高速发展的增长趋势还将在2020年持续。

而健康险与科技结合在疫情期间如此“大显身手”的“桥段”也收到了资本的青睐。今年一季度,保险科技领域先后有7家公司完成近6亿元融资,融资频次、融资额度均远高于去年同期。值得注意的是,健康险科技平台也在疫情之下备受关注,暖哇科技、众保科技均专注于健康险领域,保险极客等也正着力构建健康险服务闭环。

而社会资本对于这种健康科技平台的青睐不无道理。如今,年轻人作为网络平台用户的代表以及消费的主力军,接受新鲜事物能力高、消费活力凸显,本就是各方资本争夺的优质“资源”。再加上,我国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仍然较低,面对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保险市场仍有巨大的潜力去挖掘,资本对健康科技平台的青睐理所当然。

有研究表明,在疫情下健康险保持快速增长呈现出两方面的特点。从用户年龄上来看,90后的群体购买健康保险的人数快速增长,老年群体对健康险的关注度有所上升。从用户的地域分析,三线及以下的这些城市,用户投保的意识被唤醒。订单量的增长、增速已经超过了一二线城市,保险市场的下沉发展值得关注。受互联网在三线以下城市铺开的影响,弥补了保险网点的不足,更利于条款简单的健康险产品的线上销售。

日前,平安健康发布数据显示,2020年一季度消费者咨询量同比提升150%,环比提升87%,在线投保保单数环比增长近350%。面对疫情,保险科技的应用厚积薄发,满足了非接触式服务的保险需求,成为一支战“疫”生力军。

对此,原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表示,健康险业务可以通过保险科技来提升保险产品的定价和风控水平,拓宽保障的范围。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技术的发展改变了健康保险业务的形态。此次疫情促进了保险机构向线上化的转型和健康保险长期可持续发展,打造了健康险的生态链,消除了消费者的一些担忧,更好地提供了健康保障服务。

据了解,目前部分省市已启动包括保险科技在内的金融科技应用试点。在疫情防控期间聚焦医院等疫情防控主战场,通过搭建数字化金融服务综合平台,贡献金融科技资源优势,输出数字化金融服务能力。通过科技赋能加速保险业转型,助力提高服务质量。

数据问题亟待解决

科技赋能确实正在为保险业的发展带来全新的契机。未来科技将进一步赋能健康保险,利用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将在医疗健康管理方面显著地提升保险服务。但当前,为构建完整的“健康保险+科技”的生态闭环,仍需解决的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数据问题。

当前我国医疗健康大数据的发展和应用存在不少问题,数据孤岛现象仍然存在,尽管近年来,全国各地陆续搭建了居民医疗信息平台,但各地数据不能联通,资源无法共享。特别是在数据的标准化程度不足、整合难度大的背景下,海量数据(603138)难以统筹分类,分析出有决策价值的成果。另外,数据的开发应用程度低,行业整体重视数据采集,相对忽略数据分析,也让数据平台化分析能力相对薄弱,导致成熟的商业模式还在不断探索中。

日前,中国人寿(601628)保险(集团)公司投资管理部总经理、万达信息(300168)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匡涛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起健康医疗数据库,形成人口健康信息化体系,并在信息技术结合医学研究等应用领域中取得成效。特别是在局部地区,已经形成了多层次、多维度的人群健康数据积累,并产生了一些科技平台、医学成果和商业实践。

科技赋能保险的作用日益凸显,健康险快速发展离不开科技助力。当前,解决好由数据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是健康险乃至保险全行业需要思考的问题。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