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成品油价格能否下调?能否重回“5元”时代?
3月6日,俄罗斯拒绝了欧佩克联合每日减产150万桶的建议;3月7日,沙特用降价、增产发动“油价战争”。受此影响,国际油价9日暴跌,纽约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与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双双”跌破40美元/桶。3月10日,布伦特原油开盘35.84美元/桶,最高涨至37.38美元/桶。截至北京时间17:05,日涨幅收窄至5%以下,布伦特原油为35.88美元/桶。
由于欧美原油价格跌破40美元/桶,国内成品油“地板价”机制是否重启引发市场热议。按照“十个工作日一调整”的原则,国内成品油新一轮调价窗口将于3月17日24时开启。国际油价暴跌,会否触发国内成品油“地板价”保护机制?国内成品油价格能否下调?能否重回“5元”时代?
3月17日24时国内油价或有最大跌幅
据金联创测算,截至3月10日第五个工作日,参考原油品种均价为45.79美元/桶,变化率为-14.79%,对应的汽柴油应下调600元/吨。
按照“十个工作日一调整”的原则,国内成品油新一轮调价窗口将于3月17日24时开启。
CIS数据显示,仅在过去的两个交易日,中国成品油定价机制参照的三地原油移动平均价已下滑近9%至46美元/桶,若国际油价持续在36美元/桶的谷底运行,该基准价行至40美元/桶偏上位置,则市场将在3月17日的下一个调价窗口见到最高零售限价巨幅下降约950元/吨。
安迅思中国研究总监李莉称,受国际油价的联动影响,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下周二或见证史上最大跌幅。
据ICIS监测模型显示,3月以来国际油价的自由落体式暴跌,很可能在下周二(3月17日)触发现行定价机制运行下的中国成品油最高零售限价,出现近千元的史上最大跌幅。
若国际油价杀跌至33美元
“地板价”可能时隔四年重启
市场热议的“地板价”原则是在2015至2016年上一轮国际市场供应严重过剩时,国家发改委对定价机制进行的极端情形下的补充修订。该原则曾在2016年1月中至4月中起效过一次,其间国家发改委未对成品油价格波动给出指导。
卓创资讯认为,按当前综合原油均价看,本轮成品油调价仍未触及“地板价”红线,因距离调价窗口尚有5个工作日,故本轮成品油调价仍存变数。不过,国际原油市场仍有继续下跌的风险,不排除下一轮也就是3月31日24时地板价时隔四年重启可能。
安迅思中国研究总监李莉谈到,如果国际油价出现新一轮杀跌并在33美元/桶一线运行,政策制定者将需要决定2016年1月13日引入的40美元/桶的“成品油价格调控下限”原则是否即刻生效。
李莉表示,如果布伦特油价在36美元左右运行,那么国内成品油价将不会触及40美元红线,一旦布伦特下跌到34美元以下,在33美元左右运行,那么国内成品油价将受联动影响跌至40美元一桶的“地板价”。
这个时候,如果“地板价”原则即时生效,导致本轮调价突然中断,近千元的落差无法释放,将对下游炼油商及分销商带来重大“政策性”利好。
如果该原则在下次调价周期起效,则国内成品油零售价格成功降至“5字头”,并可能延续到整个二季度。
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石油市场所主任工程师王利宁表示:“从国内市场来看,疫情对成品油消费的影响比较大,随着防控形势向好,成品油消费会有回暖的迹象,按照国内的调价周期,如果国际油价触发30美元/桶低点后快速回弹,对国内成品油价格影响有限,如果长期低位,按照我们国家40美元价格地板价的规定,那么就不做调整了。”
小资料
为什么设40美元“地板价”?
国家发改委:油价过低对经济不利
按照2016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控设“天花板价”和“地板价”。其中调控上限(天花板价)为每桶130美元,下限(地板价)为每桶40美元。
2016年1月13日,国家发改委推出了完善后的成品油定价机制,设置了“天花板”与“地板”机制。
具体来说,就是成品油调控上限为每桶130美元,下限为每桶40美元的三段区间。即当国际市场油价高于每桶130美元时,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不提或少提;低于40美元时,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不降低。中间区间,则该降就降,该升就升。
发改委曾在2016年答记者问时表示,油价过高或过低都对中国经济不利。油价过低,短期看可降低石油进口和供应成本,长期看会导致国内原油产能萎缩、削弱石油自给能力,使中国已达60%的石油对外依存度快速并大幅上升,不利于保障能源安全。过低油价也不利于治理空气污染。
目前,国内许多油田开采企业的成本在45——53美元/桶之间,如果成品油价跟着国际油价下调,将使得国内油田开采企业亏损严重。
安迅思中国研究总监李莉同样认为40美元的“地板价”将对石油产业的上游炼油商等起到提振作用。“定在40美元/桶时不进行调整,应该是考虑了上游和石油行业综合困难。通过成品油地板价格可以支撑上游企业的批发价格、出厂价格。对上游油田企业也有益处。”李莉说道。
例如,对于中石油、中石化这样的垂直一体化的石油企业,因其终端产品售价得到保障,将鼓励企业继续保持上游勘探作业和炼化生产,不会出现油井和炼厂的关停,从而有力保障了国内能源供应安全。
“从国际市场来看,尽管近期市场恐慌气氛不断升级,但目前疫情造成的市场波动尚未引发系统性经济或金融风险,仍表现为短期的对经济增长的冲击,故不排除沙特和俄罗斯双方会允许一段冷却期,让疫情的负面影响利空出尽,而疫情好转时再考虑联手稳定油价。这可能是短期内的策略问题,而并非外界过多渲染的蓄意价格战。”李莉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