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民:建议企业挖掘“一带一路”的发展机遇
近年来,西方国家如英国脱欧、意大利修宪失败等“黑天鹅”事件、“逆全球化”浪潮等频频发生。如何看待这些逆全球化现象?在当前背景下,中国企业“走出去”又面临哪些发展机遇与挑战?
就此类问题,12月5日,《中国经营报》记者在中经智库、《中国经营报》、中经未来联合主办的“不确定时代下中国企业新机遇”论坛上采访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全球化与中国现代化问题研究所所长、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研究员王志民教授。
经济全球化是客观规律
王志民告诉记者,虽然逆全球化问题突出,但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即使出现了逆全球化,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化也不可能中断,也将对全球化是一种新的推动。中国无疑也是全球化最大受益者之一,因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加入WTO后,中国的经济获得了快速的发展,目前中国的高铁等技术也正是在全球化进程中发展起来的,目前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并且在他看来,当前全球化的融合度很高,中国企业要融入世界,“一带一路”就是比较好的发展机遇。
为此,他建议企业:在中端技术领域可以选择去东南亚与非洲一些国家发展;而在高端技术上,则可以选择去发达国家,因为这些国家包括制造业一些领域都存在发展机遇,并且欧美一些国家制造业也出现回流现象,在税收、土地等方面有很多优惠。在这方面,玻璃大王曹德旺是中国“走出去”比较成功的企业家之一。
然而,中国企业“走出去”也面临一些挑战。“中国企业走出去会面临政治问题与国外一些国家法律不健全等挑战。”王志民对记者说。
因而他建议,企业应该注意一些问题,这包括投资预警机制、环保问题以及腐败与权力寻租等。
“一带一路”存在发展机遇
王志民是我国最早研究“一带一路”的学者,长期跟踪“一带一路”问题。在他看来,“一带一路”现在遇到一些问题,但是总体进展比较好,总体布局做得好。并且,“一带一路”比较大,在细节处还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去总结和开拓,以后更要关注重点。
就此,王志民认为,一些地区很有发展前景。他举例说明,比如,中国企业去埃塞俄比亚一个工业园区投资造鞋厂,当地劳动力成本比较低,毛皮价格也很便宜。2017年底,华坚成为中国在埃塞最大规模的民营企业,已累计出口创汇超过1.22亿美元,为当地解决了7500多人就业。该企业年产超过500万双女鞋,是埃塞最大的鞋业出口企业,占埃塞鞋业出口的65%以上。单一个鞋厂2017年在整个吸引外资中排名非洲第一。实际上,这种优势某种意义上是绝对优势。
他还举例,再如尼泊尔,该国特别希望和中国经济合作。尼泊尔和我们每年11亿元的贸易额,10.5亿元是我们出口,他们大概5000万元是给我们出口,这个很难做到。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中国西藏民航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和尼泊尔雪人环球投资公司合资成立喜马拉雅航空公司,这是尼泊尔航空史上最大的一笔外商直接投资。两国公司合资成立的喜马拉雅航空公司可以充分发挥中国西藏与尼泊尔旅游优势并形成互补,尼泊尔和西藏的旅游旺季正好相反,尼泊尔因处于喜马拉雅山南面每年的冬季是旅游旺季,而西藏的高寒气候使其夏季成为旅游旺季,利用季节差异,喜马拉雅航空公司则可以根据两地的旅游旺季和淡季交替将飞机实现异地调配,能够实现航空资源的合理配置,达到经济效益最大化。
尼泊尔的航空公司和中国西藏航空公司合作成立一个喜马拉雅航空公司,这有什么好处?据王志民介绍:“因为夏天太热,很少游客去尼泊尔旅游,冬天没有人到西藏去旅游,正好利用双方季节的差异,所以夏天这个航空公司主要在西藏这边,冬天就在尼泊尔这边。因而,旅游发展很快,现在中国是尼泊尔第二大入境地。”
王志民还表示,尼泊尔政府将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同时为旅游业出台了大力度税收优惠政策。一般企业设立旅游公司,如果能为尼泊尔本地公民提供100个以上就业岗位,免税30%;现有的旅游及航空企业增加25%规模以上,同时提供尼泊尔本地公民500个以上就业岗位,可享受五年免税,之后三年五折免税;旅游企业及其他企业提高产能规模而派发奖励股份的,可免除红利税收。
不过,他同时也坦言,有些国家也面临地缘政治的考验,如印度、越南存在浓烈的大国梦想。因为印度和中国发生过1962年边界冲突,今天依然存在领土争议,两国关系依然复杂而敏感,严重影响双边关系。但各国的共同点是实现经济增长和改善民生,特别是就业。
因而总体在王志民看来,我们企业存在很多发展机遇,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虽然此次论坛主题的关键词是“不确定性”,但他认为,“不确定性中存在着确定性”,存在很多发展机遇,但机遇是为有准备的企业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