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快速扩张 高技能人才的缺乏成为行业的短板
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快速扩张,而高技能人才的缺乏成为行业的短板。
从2013年起,中国已经连续6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国产工业机器人销量由2012年的3148台增长到2018年的4.36万台,年均增速55%。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司副司长罗俊杰19日表示,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前景广阔,与新型科技不断融合,机器人智能速度明显的加快,应用领域不断扩大,新兴应用从工业向社会服务更多的领域、更宽更广更深渗透。目前已经渗透到救援、医疗康复、社会服务、教育培训等诸多领域,有力支撑了产业的发展。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教授李瑞峰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中国工业机器人最大的优势就是成本低、离市场最近,可以和复杂的工业场景、技艺相结合,加上工业机器人技术相对成熟,在工业现场得到普遍应用,比如防暴领域、电力检修,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机器人进入家庭,会有几十上百倍的爆发。
与此同时,我国制造业人才队伍在总量和结构上都难以适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高素质人才占比明显偏低,以工业机器人高技能人才为代表的、既懂制造技术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更是“缺而又缺”。
李瑞峰表示,过去很多工厂不敢用工业机器人,觉得很神秘很高级,一旦坏了不会修,还得去德国去日本找人,成本很高。我们需要会操作、会维护的技能人才,这类人才过去严重不足。我们既要培养前端开发应用的,也要培养具备一线操作技能的,只有各类人才都具备,行业才会良性运转。
10月18日至20日,2019年中国技能大赛——第三届全国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技能大赛在山东济南举办。本次大赛是国内技能人才类赛事中唯一由五部委联合举办的大赛,也是目前中国工业机器人领域规格最高的国家级一类赛事,对于弘扬工匠精神、培育高技能人才队伍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来自全国30个省区市、17家央企的1800人参加初赛,240人进入决赛,比第二届增加了32%,是历届大赛中参赛人数最多、覆盖范围最广的一次比赛。
工信部人事教育司副司长傅建奇认为,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不仅需要一大批经营管理人才,数以千万计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也需要数以亿计的技能人才。工业机器人高技能人才就是发展先进制造业急需紧缺的关键人才。
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王江平在第三届全国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技能大赛闭幕式讲话中指出,精心组织和举办大赛的初心,就是要为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树立鲜明导向,大力培育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希望地方有关部门、企业、院校等各方继续加大投入,落实各项政策,加强培训服务,为广大技术技能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罗俊杰透露了下一步的促进机器人产业的工作重点。一是加强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工信部正在组织研究机器人产业2021到2035年的工作规划,力求面向2035的产业发展的大的政策方向、路径、主要的任务,进一步的明确。
二是更好的统筹各方面的创新资源,加快推广高端机器人的产业应用,着力夯实机器人产业基础,瞄准关键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基础材料等短板弱项。
三是要着力提升机器人产业链的发展,引导机器人产业上下游加强产业协同和技术攻关,提升产业链的水平,进一步的完善标准以及检测认证的体系,打造更加完整更加高附加值的机器人产业。
四是强化高素质人才建设,在重点骨干企业培育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国际领军人才和管理团队,共同建设开发共享的施训基地,联合推广机器人领域高层次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