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步破发:硅谷新公司告别景气的转折点?
网约车巨头优步技术公司(Uber Technologies Inc。以下称优步)上周五上市破发。作为今年备受瞩目的IPO,也是自2014年阿里巴巴上市以来美股规模最大的IPO交易,优步上市首日便下跌很不寻常。国际金融数据服务商Dealogic追溯至1991年的数据显示,在53只估值至少100亿美元的美国上市公司中,挂牌首日下跌的仅8家。
摩根士丹利和高盛去年曾预计优步的估值高达1200亿美元,但随着美股市场表现动荡及对手Lyft上市后表现不佳,过去几个月优步IPO发行价不断下调。按照最终每股45美元的定价,优步估值约为820亿美元,较1200亿美元的估值缩水了32%,而上市首日已跌破700亿美元。
在发行股票数量相同的情形下,估值便决定了IPO的定价,优步整体估值越高,每股价格也就越高。但投资者之间互有矛盾,投资者与发行人之间也互有矛盾,投资者与承销商之间互有矛盾,发行人与承销商之间各有算盘。优步创设后经过多轮私募投资,IPO之前又有一轮私募投资。新老投资者利益不同,对优步的IPO定价自然也就有不同要求。
对IPO之前入伙的投资者来说,价格定得越高越好,至少不要低于其买入优步股票的价格,否则他们便会亏钱,至少有纸面亏损。优步IPO之前,沙特阿拉伯主权基金“公共投资基金”(Public Investment Fund,“PIF”)以每股48.77美元的价格买入35亿美元的优步股票,而优步IPO定价每股45美元,PIF所持优步股票的价值便跌至33亿美元。而优步IPO一级市场买入股票的投资者则希望股票价格越低越好。投资者若在纽交所买入优步股票,对IPO定价并没有发言权,只能通过在纽交所买入优步股票的多少来表明其对优步定价的态度。
尽管股票在纽交所挂牌交易后股价下跌,但无损优步已入袋的81亿美元融资。从这个意义上说,优步乐见IPO的价格定在高位。但IPO定价中唱主角的是承销商,毕竟IPO是包销,承销商已将全部股票买下,得承担主要风险,若定价不从其愿不合情理。再者,承销商熟悉股市,有自己的销售渠道,而发行人不过是偶一为之,并不熟悉市场的暗道机关。优步主承销商是摩根史丹利,承销团中还有高盛和美国银行、美林,这些承销商身经百战,身手不凡,但在具体定价上也很犯难。优步IPO定价计划中就有两个价格区位:每股44至50美元与每股48至55美元。承销商的逻辑是,只要最终价格在区位之间,就是合理的。承销商还可借此表明,他们定价并非心血来潮、想当然,而是做了大量耐心细致的工作。
公司上市之前,投资者、发行人、承销商对公司只有估值,但在公司股票在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后,便有了市值。可以说,市值是估值的最后落实,也是对估值的肯定或否定。
此前投资者踊跃认购优步IPO股票,认购量是IPO拟发行股票的3倍。但承销商仍然低位定价,生怕重蹈Lyft 的覆辙。Lyft计划的发行价的浮动区位为每股62至68美元,实际IPO价为每股72美元。今年3月,Lyft首次公开发行,融资22.2亿美元,股票在纳斯达克挂牌交易后,股价一度飙升,但随即回落,到本月初已下跌了 25%。此外,美国股市近期动荡不已,更让优步的承销商小心定价。苹果被公认为美国的头号上市公司,而就在优步上市前一周,苹果股票价格下跌9%,一周市值蒸发750亿美元。
优步成立10年,也亏损了10年,去年还亏损30亿美元。优步的资产少之又少。优步在其披露的材料中也表示,可能永远不会盈利。所以,买入优步股票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人们对优步的预期——也就是一种估值。高估值者认为,优步具有巨大潜力,前途不可限量。优步首席执行官(Dava Khogrowshahi)就一口咬定,公司大有希望。他表示,买入优步股票并不是寄望于优步的打车业务,而是寄望于优步的物流和交通平台。换言之,对优步如何估值取决于优步的定性:究竟是乔装打扮后的打车工具公司,还是新兴的技术平台。若是前者,看来气数已尽,若是后者,则会蒸蒸日上。
或许,这是一个转折点,独角兽上市从此落入不景气。当然,在过去10年的IPO记录中,还有三家独角兽公司的表现比优步更糟。因而,也有分析认为,优步的上市或许是一个时代结束的标志,在这个已落幕的时代,相对较小的创新得到了大规模投资。只是,这些新崛起的硅谷公司,似乎再也没有什么石破天惊的理念了,与那些发明个人电脑、互联网、移动设备等的硅谷前辈公司相去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