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节水行动方案》发布 万元GDP用水量等核心指标迅速成焦点
近日,国家发改委、水利部联合印发的《国家节水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透露,到2020年,我国节水政策法规、市场机制、标准体系趋于完善,万元国内生产总值(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15年分别降低23%和20%,节水效果初步显现。到2022年,我国用水总量控制在“十三五”末的6700亿立方米以内,节水型生产和生活方式初步建立;到2035年,全国用水总量严格控制在7000亿立方米以内,水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方案》一经发布便引来各界高度关注,其中,万元GDP用水量等核心指标迅速成为焦点。所谓万元GDP用水量,是指总用水量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与总用水量与工业增加值的比值一并反映全社会经济和社会领域发展的耗水量,作为节水型社会的核心指标之一,其直观反映着节水政策的执行效果是否切实体现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当中。
必须承认的是,从现阶段推进节水工作的必要性看,全国范围急需要一个能够统领全局节水工作的政策引领,不断促进包括万元GDP用水量在内的一系列节水指标的持续下降,逐渐形成拥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水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模式。据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袁达表示,这一《方案》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开展节水工作的主要依据。
这就意味着,一直以来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即缺水问题的普遍存在正客观成为经济发展的一大阻碍,而为建设节水型社会,我国的努力从未间断。毕竟,一个客观现实是,我国人多水少,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的现实条件,决定了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制约,迫切需要从国家层面统筹推动节水工作。
当然,从国家层面引导节水型社会建设,势必需要具体的行动方案,为此,《方案》提出总量强度双控、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重点地区节水开源和科技创新引领六大重点行动。
此外,《方案》还强调要深化水价、水权水市场改革,结合用水计量监管,激发内生动力;推行水效标识、节水认证和水效领跑工作,推动合约节水管理,力求取得实效。
而一系列成果的取得,势必需要包括市场、政府和企业多方共同发力。根据《方案》,在保障民生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坚持政策引领、市场主导、创新驱动的原则,培育竞争有序的节水服务市场。强调完善激励政策,引导社会投资,扶持节水服务企业,推动节水产业发展。推行合同节水管理模式,提供节水整体解决方案,使节水服务产业成为拉动地方就业的新途径,推动绿色发展的新支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
笔者认为,从我国具体国情出发,尽早建成节水型社会是确保国家水安全的必然举措。而这一过程中,必须通过不断降低万元GDP用水量,减少工农业生产用水,以及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发展的耗水量,同时辅以必要的开源举措,比如海水淡化等保障饮用水安全、强化污水处理和雨水资源积蓄、强化农业灌溉和旱涝调蓄等综合发力,才能与《方案》提出的不断降低万元GDP用水量等降低用水量的要求一并,开源与节流并济,为我国水安全增加动力。从另外一个侧面看,全社会生产用水量的降低,也将为居民生活用水特别是饮用水安全提供巨大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