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国际 >

全域旅游投资逆势增长 已经成社会投资的热点领域

2019-03-20 11:44:00

 

来源:北京商报

我国首批262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将被打分评定,面临一场严格的“期末考”。3月19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了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认定系列文件,决定从3月-7月启动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认定工作。只有通过考评和公示的创建单位,文化和旅游部才会认定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在业内看来,在这场覆盖全国的旅游“大考”之下,旅游及相关企业、景区乃至政府的城市治理策略都会掀起一次“巨变”。

大考来临

据悉,这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期末考”总分1200分。其中,基本项1000分,创新项加分200分,将采取暗访、明查、会议审核三种方式进行“考试”。百度百科显示,此前,我国共公布过两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录,首批262个,第二批238个。目前,这些示范区均还停留在创建单位阶段,需要等考核等各项评定结束后才会确定真正的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对于示范区的认定,文旅部本次发布的《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认定和管理实施办法(试行)》(以下简称《试行办法》)提出了多项要求,比如:旅游业要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性支柱产业定位明确;具有不少于1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或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或具有2个以上国家4A级旅游景区等。

根据《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标准(试行)》(以下简称《试行标准》)规定,我国对于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将按照体制机制、政策保障、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等近10个方面来评分,其中,近三年发生过重大安全事故、重大市场秩序问题、“厕所革命”不达标等将作为“一票否决项”,而星级饭店、文化主题旅游饭店、民宿等各类住宿设施齐全,管理规范;餐饮服务便捷多样,有特色餐饮街区、快餐和特色小吃等业态,地方餐饮(店)品牌突出,管理规范等都被列为了“得分项”。

值得注意的是,与我国A级景区评定类似,《试行办法》也提出,我国将对示范区和创建单位旅游产业运行情况进行动态监管,而文旅部将建立“有进有出”的管理机制,统筹示范区的复核工作,原则上每3-5年完成对示范区的复核工作。

延长产业链

在我国旅游行业内,全域旅游的概念早已不再陌生,各种相关改革和项目也已陆续上马,相关产业新风口“来势汹汹”。原国家旅游局曾明确表示,一旦列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录,将优先纳入中央和地方预算内投资支持对象,优先支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等。

旅游消费需求的日新月异也给了全域旅游相关产业迅速推开的土壤。中国旅游研究院曾这样解读全域旅游:“全时段、全区域、全产业、全人员”的旅游。其中,全时段旅游一方面是指昼夜均可旅游,例如除了白天旅游,还应重视夜间休闲的夜景、温泉、电影、酒吧等业态;另一方面是指一年四季均可旅游,例如春季可赏花,夏季可避暑,秋季可采摘,冬季可滑雪,贯穿其中的可以发展受季节性影响较弱的文化旅游。

还有业内人士提出,力推全域旅游对于我国旅游行业来说,是一个全面延长产业链条、扩展产业外沿、享受各领域资源共享红利的机遇。

中国旅游研究院副研究员吴丽云表示,全域旅游转变了此前各地在发展旅游时过度依赖个别或部分景区的发展方式,让地方在打造旅游产业时更强调“目的地”的概念。“随着我国游客旅游消费理念快速成熟,游客心中有吸引力的景点可能不再局限于某个景区了,一条街道、一个废弃厂房可能都会成为游客们愿意放在行程中打卡的地点。”吴丽云表示,而这就对旅游企业以及相关行业,甚至是政府的城市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转型箭在弦上

据原国家旅游局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过去几年,全域旅游投资逆势增长,已经成为社会投资的热点领域,仅2016年各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新增项目7043个,实际完成投资3249亿元,占旅游投资总额的25%,全年民营资本投资全域旅游1118亿元,占比达到34.4%,旅游景区、酒店纷纷成为投资主要方向,休闲类独家投资明显增长,以商务旅游、亲子旅游、农业旅游(乡村旅游)、工业旅游类投资为主,增长比率大幅超越传统观光类旅游投资。

在业内看来,这表明,旅游形态的转变,势必也会倒逼旅游企业从供给端作出相应调整。“从长远来看,旅行社在产品和线路的设计,甚至是利润的构成上都需要进行改变。”吴丽云表示,此前旅行社在推出国内旅游产品时,旅游线路的设计大同小异,基本就是将几个热门景点排列组合,然而随着游客个性化需求占比提升,人们对于旅游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散”,城市的边边角角可能都会成为他们想要去接触、了解的地方,如果不能及时调整产品供给,传统旅游企业就会面临被洗牌的局面。

就此,携程旅游专家魏黎民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在全域旅游的大背景下,结合用户需求,企业确实已经开始进行目的地旅游资源的大规模整合,以携程为例,平台上除了单一的目的地深度体验,还有多地连线产品上线,并且开发了私家团、定制游、主题游、当地向导等新型旅游方式以覆盖各种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吴丽云还提出,此前旅行社在开发旅游产品时,会将门票及相关费用设定为重要的收入来源,然而,在全域旅游推行的过程中,大量景区开始向低价甚至免票的方向发展,在一些不用门票的街区等被纳入行程后,旅行社在门票环节的利润将被大大压缩。对此,魏黎民也坦言,在景区降价的背景下,的确会为游客节省一定的开支,而这也对旅游企业的产品设计标准、特别是价格的设定上提出了更高的透明度要求。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