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行支付进入下半场 城市一卡通自我革新掀行业混战
“一卡通”早已是人们日常公共交通出行的老朋友了。截至2017年11月,“一卡通”覆盖8亿以上的城市人口,发卡总量累计达9亿张。经过20余年的积累,各地一卡通公司(也称通卡公司)似乎建立了不可逾越的壁垒。
然而实际并非如此,互联网试图颠覆一切。公共交通领域拥有高频流量入口,自然是互联网巨头必争之地,近年来,以二维码支付为特征的“乘车码”渐有燎原之势。在微信、支付宝等冲击下,通卡公司业绩出现下滑。
“我们羊城通今年收入就少了1000多万元,这也是以后发展的趋势。”近日,在由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人民日报《中国城市报》社、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建设行业分会主办的2018中国国际城市公共交通博览会期间,广州公共交通集团大数据总监、广州羊城通有限公司董事长谢振东表示。
通卡公司正在寻求自我革新。其中,以羊城通为代表的通卡公司主动拥抱互联网技术,将“乘车码”等变为流量入口,舟山城市一卡通等则着力拓展场景应用,并希望城市互联以自建生态。但前有虎狼后有追兵,这场主导权保卫战不同往日,通卡公司仍在摸索出口。
出行支付进入下半场
在由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智慧支付分会主办的分论坛上,来自多个城市的通卡公司负责人将演讲主题落脚在一卡通从1.0到3.0的转型升级上。
具体而言,1.0时代卡片实体化、用户非实名化、消费离线化,通卡公司是卡片思维,即围绕卡片开展业务及服务。移动互联网的兴起打破了维持了十余年的通卡公司发展模式,2.0时代的到来要求从有卡到无卡,实现产品形态虚拟化,产生用户连接。3.0时代进入大数据时代,可以面向个人、企业、政府提供数据增值服务。
目前,大多数通卡公司仍在从1.0时代向2.0时代升级。而移动互联网以较短的时间重构了公共交通出行支付的格局。“他们用了两年的时间,达到了我们以前需要五年或者八年的时间才能覆盖的范围。”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智慧支付分会副秘书长、北京亿速码数据处理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陈超华称,原有的出行支付体系已经被打破。
通卡公司的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目前使用现金支付的占比非常小,所有的支付里E通卡的支付金额占43%,移动支付占40%,现金只占17%。”厦门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运营事业总部票务清分部经理王瑞宗介绍。
“移动互联网支付将出行行业推向下半场……下半场是对上半场进行清算,清算什么?就是把上半场习以为常的思维认知、行事方式,全部掰过来。”陈超华表示。
“行业肯定是要转型升级,但要怎么转型升级?我们也做了很多转型升级的探索,譬如说我们也搞了二维码和电子支付等,但是我们的营运价值越来越低,利润越来越少。”谢振东表示。
焦虑在通卡公司间蔓延,但也有业内人士指出不必过于惊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IC卡应用服务中心主任马虹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技术迭代的速度越来越快,“二维码”支付方式在出行领域崛起是技术的发展和资本的强势决定的。这不应被视为冲击,而应当被认为是对行业支付方式的一种补充。未来一定是多种业态并存,不存在哪一种方式占主导之说。
“未来拼的是服务。”马虹表示,人群的复杂性决定了人们习惯的支付手段的复杂度,“卡”只是过去二十年的主导形式,5G的来临给行业竞争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未来的竞争不会以支付介质划分阵营。
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