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在微纳尺度典型金属材料的力学特性及内在机理研究国际领先
5月22日上午,陕西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西安召开,中科院院士、西安交大徐宗本教授获得陕西省基础研究最高级别奖励--基础研究重大贡献奖荣誉。同时,该校有6项成果获得一等奖。其中,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单智伟教授为第一完成人的“微纳尺度典型金属材料的力学特性及其内在机理”项目,因集中于应用和发展定量的原位电镜变形技术(压痕/压缩/弯曲/拉伸/疲劳+电/热/气氛等),在包括《自然》《科学》《自然-材料》《自然-通讯》《美国科学院院刊》《物理评论快报》《纳米快报》《材料会刊》等在内的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研究成果论文70余篇,SCI引用超过3450余篇次,单篇SCI引用最高515篇次,成为这一学科领域前沿问题研究的国际引领者,其所开发的相关技术也在国计民生领域得到应用并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获得一等奖。
2010年至今,单智伟教授受邀作国内外相关学术报告80余次,组织及合作组织相关国际学术会议17次。
目前,在材料科学基础领域,由于微纳尺度材料的性能不能通过外推相对成熟的宏观规律得到,且缺乏必要的测试仪器和定量表征方法,使得本领域的研究工作充满了挑战性。但是,社会发展对功能器械小型化的强劲需求又推动着微纳米科技的快速发展,对高性能长寿命器件的设计需求,也迫切期望微纳尺度材料结构与性能的理论知识体系尽快得以系统建立。
近些年来,单智伟带领项目组成员研制和发展了系列电子显微镜下的原位、动态和定量的纳米力学测试技术,结合分子动力学、有限元分析等计算机模拟手段,选取了立方结构、密排六方结构和玻璃态等典型结构的金属材料为研究对象,一方面系统研究了典型金属材料在微纳尺度下的力学特性及其潜在的物理机理,另一方根据其塑性变形机理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强韧化策略。
另外,他们还利用所开发的微纳表征测试技术,对雾霾颗粒的成分、形貌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系统定量测试,研究成果获得社会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