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国际 >

交通运输部:顺风车社交功能偏离提供出行服务本意

2018-05-16 08:59:00

 

来源:新华网

嘀嗒下线社交应用“结伴”

目前,顺风车领域以滴滴出行与嘀嗒出行为主,近期高德也宣布入局顺风车。据嘀嗒方面的数据显示,其已拥有超过8000万用户,1250万车主。滴滴顺风车数据显示,其已覆盖国内近400座城市,汇集了2300万车主分享自己的座位。

对顺风车业务,外界对其争议较多的是社交功能。2015年6月,滴滴上线顺风车业务,其最大的亮点是增加了“社交元素”,即拼车结束后乘客和车主可以通过贴“标签”互评,而顺风车平台后期也会根据标签进一步为用户匹配相似的同路人,顺风车本意是乘客和车主都将有机会结识更多志趣相投的朋友。主营顺风车的叫车平台嘀嗒出行,其顺风车板块有一个结伴频道,有周边郊游、晒图求脱单、找上下班拼友等主题,可以帮助双方找到志趣相投的伙伴。

车主刘峰(化名)认为,这些信息可以帮助自己选择乘客。由于经常深夜下班时接单,刘峰对于乘客有自己的一些选择“标准”,会优先选择评价分比较高的乘客,“上车前也会打电话联系对方,喝醉酒的,多位男性乘客的就不会接单。”

不过,有受访的女乘客对顺风车的这种社交功能设计不满。家住河北燕郊的王燕(化名)14日回忆,早前有一次她叫了一辆顺风车去首都机场附近,当天晚上便收到司机的骚扰信息。这次之后,王燕只坐同事的车,或者小区业主的拼车。

5月15日,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蔡团结接受央视采访时也表示,目前一些平台公司推出的顺风车业务增加了过多的社交功能,偏离了提供出行服务的本意,甚至有的平台公司以顺风车名义行非法营运之实存在巨大安全隐患。

在此之前,滴滴方面已经自5月12日0点起,全国范围内下线顺风车业务,停业自查整改一周。13日,嘀嗒也对顺风车平台进行优化,“结伴频道调整期间,发帖和回复等功能暂无法访问。”对于为何暂停部分社交功能,嘀嗒方面称不便表示。

高德顺风车表示,其将实行严格的准入审核机制,同时采用虚拟号码、免费保险等方式对用户乘车安全进行保障。

交通部要求各地检查顺风车业务

实际上,顺风车并不是网约车。根据2016年7月交通运输部公布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下称暂行办法),“私人小客车合乘,也称为顺风车,按城市人民政府有关规定执行”。顺风车不受暂行办法的约束。

2016年12月,北京市颁布的《北京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实施细则》显示,北京鼓励私人小客车合乘,要求车辆是北京市号牌的7座以下小客车,驾驶员每天合乘频次不超过两次。山东济南市规定显示,私人小客车合乘不属于道路运输经营活动,为合乘各方自愿的民事行为,相关权利、义务及安全责任事故等责任由合乘各方依法、依约自行承担。

新京报记者查询各地相关管理办法,很少有地方相关部门发布独立的顺风车监管措施。顺风车监管存在空白,容易造成个别人钻空子。

在北京做生意的洪涛(化名)反映,曾遇到过司机接单后要求乘客先取消行程,在平台之外结算。结果一路上接了好几个乘客,大家都要付车费。他还遇到过注册车辆与实际接单车辆不一致的情况,司机解释说这是他媳妇的车。

蔡团结表示,规范私人小客车合乘,要探索建立政府部门、企业、合乘双方等共同参与的多方协同治理机制。部分还未出台私人小客车合乘的城市要加快落实国家层面的改革意见,出台私人小客车合乘实施细则,明确有关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蔡团结表示,各地要加强对平台公司推出的顺风车业务进行监督检查,督促企业合法合规开展业务,严厉查处以私人小客车合乘之名行非法营运之实的违法行为,防止好经念歪,保障各方合法权益。平台公司要按照相关规定,切实履行运输服务责任,加强信息审核,确保合乘安全。

有业内人士分析,监管部门可能会进一步出台具体措施,加强对顺风车的规范性治理。

-故事

顺风车里的生活多数乘客为实惠

“加一块儿得有50次以上了。”在北京周边上大学的赵霁阳(化名)是顺风车的重度使用者,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她至少使用过50次顺风车。

“顺风车便宜啊”,在解释为什么爱用顺风车时,赵霁阳这样说,“不想挤公交车,顺风车会到我指定的地点接送,到北京城区费用大概四五十块,同样距离用快车的话得八十到一百了。”她表示,像类似距离的顺风车,自己一周坐两到三次。

赵霁阳介绍,“男司机女司机都会主动找你说话”,根据她的经验“话多的开的车都一般,开十几万的车,一般就是公司职员下班接几单,或者解个闷儿的中老年人”。“开好车的司机如果你不怎么回应他,他也就不理你了”,赵霁阳说。

乘客选择顺风车出行多是从价格角度考虑的。在北京西二旗上班的IT从业者陆亮(化名)表示,选择顺风车主要是因为便宜,“比打车便宜,上下班坐过几次,遇到的司机都是在附近上班的人。”

坐顺风车也会遇到过一些困扰。“有一回上了车,司机要加我微信”,赵霁阳开玩笑地说,“我当时很不自在”。

部分司机为分摊成本

“夜里下班,顺路捎个乘客可以聊天解乏,更重要的是可以分担通勤成本。”5月15日,滴滴顺风车车主刘峰(化名)向新京报记者介绍了开顺风车的原因。

2017年初,在北京磁器口附近上班的刘峰把家搬到了河北香河。“北京到香河单程50多公里,每天往返油钱就得六七十”,为了节约通勤成本,刘峰加入了顺风车队伍,“香河在北京的上班族挺多,如果打车的话大概200元,而选择顺风车只需要50元左右,这样乘客省了钱,我油钱也有人分担。”

在顺风车平台上,爱聊天的刘峰结交了不少朋友。时间长了,有不少乘客绕过平台成为刘峰的车友,经常在刘峰单位附近“站点拼车”。

“有个小伙和我很投缘,一起拼车有半年”。交往中双方还互相给出不少工作上的建议。“现在我们还保持联系,平常也会约饭”,刘峰相信人性本善。

车主袁先生在嘀嗒顺风车平台上也分享了自己的经历,“我喜欢和陌生人聊天,满大街都是有故事的人,每个人的生活都可以写成剧本,陌生人之间,其实更容易谈心。”

有这种想法的人不在少数。家住浙南的林杨(化名)工作之余加入了顺风车队伍。“顺风车的最大乐趣在于可以和不同的人聊天,分享不同的经历。”(陈维城江波实习生赵炜)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