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事故多损失大 标准修改重点是堵漏洞强功能
1月1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门就新修订《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召开发布会并答记者问。新《规范》对电动自行车的部分技术指标进行了调整。全面提升了电动自行车的安全性能,由原来的部分条款强制改为全文强制,增加了防篡改、防火性能、阻燃性能、充电器保护等技术指标,调整完善了车速限值、整车质量、脚踏骑行能力等技术指标。其中,最高车速由20km/h调整为25km/h,整车质量(含电池)由40kg调整为55kg,电机功率由240W调整为400W,并对具有脚踏骑行功能进行了强制性规定。
电动自行车事故多损失大
近年来,电动自行车产品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重、越来越快,部分指标超出了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例如,现行标准规定电动自行车最高车速不超过20km/h,但目前实际使用中部分电动自行车最高车速超过40km/h;现行标准规定整车重量不超过40kg,但部分电动自行车整车重量超过70kg。这些产品性能上接近或达到电动轻便摩托车,引发的交通安全事故时有发生,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据统计,2013年至2017年,全国共发生电动自行车肇事致人伤亡的道路交通事故5.62万起,造成死亡8431人、受伤6.35万人、直接财产损失1.11亿元,5年来,电动自行车肇事致人伤亡的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年均分别上升8.6%和13.5%。
此外,近几年电动自行车引发的火灾逐渐增多,多次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事故。据统计,2013年至2017年,电动自行车引发一次性死亡3人及以上的火灾事故累计达34起,共造成158人死亡,引起社会公众强烈反响。所以,迫切需要对现行标准进行修订,强化对电动自行车的管理,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标准修改重点是堵漏洞强功能
会上,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高延敏介绍,此次新标准对电动自行车主要安全性能加以提升,可归纳为“二二一二”这几个方面。其中第一个“二”是堵住了两大漏洞,第二个“二”是适当提高了两项指标,第三个“一”是强化一项功能,第四个“二”是增加了两项安全内容。
首先是堵住了两大漏洞。第一个漏洞,现行标准是部分条款强制,修订后改为全文强制,所有条款必须强制执行。第二个漏洞,现在电动自行车出厂以后有改装现象,导致速度超出现行标准规定,因此在新标准中,我们增加了防篡改的要求,防止产品出厂后进行改装。
其次是适当提高了两项指标。第一个是最高车速,由20km/h调整为25km/h。第二个是含电池在内的整车质量,由40kg调整为55kg。
第三是强化了一项功能,就是强调电动自行车必须具有脚踏骑行功能,这是电动自行车能够纳入非机动车管理的必要前提。
最后就是增加了两项安全内容,包括防火阻燃和淋水涉水两个方面。
高延敏称,以上这“二二一二”七个方面,应该是对现行标准最核心的调整和完善。
新标准设置1年过渡期
新标准从发布到正式实施拟设置半年到1年的过渡期,给企业一定时间进行新产品研发、生产线调整和库存产品消化,具体以标准正式发布稿规定的时间为准。在新标准正式实施前,鼓励生产企业按照新标准组织生产,鼓励销售企业销售符合新标准的产品,鼓励消费者购买符合新标准的产品。
新标准正式实施后,对于消费者已经购买的不符合新标准的电动自行车,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和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出妥善的解决办法,通过自然报废、以旧换新、折价回购、发放报废补贴、纳入机动车管理等方式,在几年内逐步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