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国际 >

省内电力市场化交易电量突破600亿千瓦时

2017-12-14 15:59:00

 

来源: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云南电改给企业释放了大量改革红利,通过市场化交易节约成本是实实在在的优惠。”云南冶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俊杰在接受本刊记者就云南电力市场建设相关采访时坦言,“市场化机制构建的完备和市场交易成功与否是电改的重要体现,这其中用户的体验是最直接的。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作为占据云南电力交易市场1/3份额的用电大户,用电成本占到该企业生产总成本的35%以上。通过电力市场化交易,到户度电价格从2015年0.52元/千瓦时降至2017年0.35元/千瓦时,为企业节约成本逾30亿元/年。电力市场化建设既提高了企业的开工率,有效带动省内经济增长,同时也促进了清洁能源的消纳和资源的有效利用,更体现了电改9号文让人民共享改革红利的精神。

改革试点,步履铿锵。云南省大力推进电力体制改革进程,有效释放改革红利。2014至2016年,省内市场累计交易电量1088亿千瓦时,降低企业用电成本140亿元,省间市场完成西电东送电量2933亿千瓦时,其中市场化增送电量297亿千瓦时,为发电企业增收65亿元,综合减少弃水电量481亿千瓦时。2017年,全省大工业用电量呈两位数增长,各重点行业开工率持续走高,10月上旬达到全年最高的66.79%,同比增长9个百分点,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一季度50%、二季度60%、三季度62%的开工率目标;10月23日,云南省内电力市场化交易电量突破600亿千瓦时,达到618.6亿千瓦时,提前2个月完成2017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所明确的600亿千瓦时目标,累计降低企业用电成本超过60亿元,为云南经济稳增长和结构调整注入了绵延动力,“云南模式”为全国范围内推进电力体制改革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复杂的市场特性孕育新型发展模式

云南省是我国重要的西电东送和清洁能源基地,截至2017年10月底,全省全口径电源装机8743万千瓦(含向家坝320万千瓦),其中以水电为主的清洁能源装机7131万千瓦(水电6131万千瓦、风电789万千瓦、光伏211万千瓦),占83.4%。随着我国宏观经济进入新常态,近年来云南用电市场持续低迷。在装机容量快速增长和用电市场增速放缓的双重压力下,“十二五”中后期云南电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开始集中凸显,清洁能源消纳等深层次矛盾日益突出,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刺激省内经济发展、解决弃水问题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电力的特殊商品属性决定了电力市场的复杂性,它在许多方面都与一般商品市场有着显著差别。与国内外其他成熟电力市场相比,云南电力市场面临的问题更加困难,市场约束条件更加复杂。

首先,高比例的清洁能源装机和低占比的多年调节水电站,决定了如何充分消纳清洁能源的同时,平抑电源随机性、波动性对市场平稳运行造成的不利影响,成为云南电力市场构建的重要考量。其次,云南省经济结构单一,以有色、冶金等资源型、原料型、载能型等对电价敏感度高的重化工为主;同时,资源构成相对单一的地理特性也决定了电力本身也是云南的重要支柱产业。如何建立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将电价稳定在合理区间内,协调高载能产业和电力产业平衡健康发展,对云南电力市场建设提出了很大挑战。第三,丰富的水资源和省内有限的消纳能力决定了外送与省内消纳各半的现状。电网作为电力输送的前提和命脉,要求电力市场建设要将电网安全作为强约束条件贯穿始终。最后,云南电力市场中的电源侧、用户侧市场集中度指数都属于寡占型,华能澜沧江公司和云南冶金集团两个单一主体的市场占有率均超过30%。如何通过完善的规则设计和市场机制构建,实现“双边垄断”市场结构下的公平有序竞争,是云南电力市场建设的核心问题。

电力体制改革的过程也是利益再分配的过程,打破传统垄断,才能充分体现电力市场“公平、公正、公开”。昆明电力交易中心作为连接电力交易各方的公益性服务平台,在组建过程中,由政府主导,以招募、竞争性谈判等方式确定电网企业、电源企业、用户企业、配售电企业等参股,按自愿的原则共同发起成立。政府主导的做法可以消除市场主体对交易机构由某些市场主体主导的担忧,同时,电网侧、发电侧和用户侧按照一定配重共同组建,既包含中央企业,也囊括地方企业和社会资本,既统筹兼顾未来能源结构的发展,也不单独代表任何一方的利益,为交易的公平开展奠定良好基础。同时,电改背景下的电网企业角色也逐渐向“电力运行与交易平台服务商”转变,不再是市场中的利益主体。云南电力市场的成功建设,与组建模式的创新和充分发挥电网企业的平台作用密不可分。

市场建设的成功取决于各方主体的认可

从2014年云南省探索以政府为主导,以大用户直供为主要交易模式的“不完全市场”,到2015年4成工业用户电量进行市场交易的电力市场化交易雏形,再到2016年平台化、多品种、多周期、多方式、全电量的交易规则构建,以及多场景、多维度、多方式复杂耦合的交易结算机制的探索,昆明电力交易中心合同履约率达到96%的领先水平,有效促进了省内经济发展和清洁能源消纳。也实现发供用多方共赢,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得到了明显的体现。

“云南电力市场建设形成今天的局面,关键在于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认可度,无论是发电侧还是用户侧,大家互利共赢,市场才有动力推进,这其中市场主体的培育非常关键,同时,让市场主体逐步认可电力市场,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昆明电力交易中心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杨强介绍,“我国走了很多年计划经济的路线,各界对于电力体制改革和电力市场构建没有统一的思想认识,所以做市场要接地气,要立足于老百姓的获得感和认同感,这样的改革进程才能顺利推进。从2016年8月昆明电力交易中心组建至今的1年多时间里,我们深入研究云南电力市场供需形势、清洁能源消纳问题以及市场主体多样化交易需求等问题,找准云南电力市场建设切入点,做到有的放矢,充分考虑市场各方利益诉求,不断修正和改进电力市场运行规则。”

“双边+日前” 双轮驱动提升合同履约率

谈及现货市场,现阶段未免有些“谈虎色变”,国内外很多电力市场建设进程的推进大都夭折于此。但另一方面也要看到现货交易可以更好地发现价格信号的特性,同时促进提升合同的履约率。在吸收借鉴国内外电力市场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云南电力市场结合实际,逐步建立了“中长期交易为主,日前短期交易为补充”的市场架构,设计了涵盖年、月、日前3个交易周期的9个交易品种,是目前全国唯一一家开展日前电量交易的电力市场。同时,在全国首次引入月度双边协商、年度双边合同互保等交易品种,以双边挂牌的形式进行竞价交易,充分反映市场主体意愿;积极引导支持市场主体按“基准价格+浮动机制”签订中长期双边合同,并提供灵活的价格调整机制,允许交易双方在电量交割前最后一个工作日修改双边合同价格,将大幅提高双边合同履约率。“双边+日前”等多交易品种的构建,既体现了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将电价稳定在合理区间内,同时也充分满足市场主体多样化的交易需求,多方受益,实现共赢。

上一页12下一页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