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融董事长:中国坏账市场自身正在形成泡沫
在中国,信贷和房地产领域的泡沫多年来源源不断地带来坏账。但中国最大的国有“坏账银行”的董事长表示,如今中国坏账市场自身正在形成泡沫。
中国各家银行正在应对大量的不良贷款,这些不良贷款是由风险控制不力和多年的宽松货币政策造成的。投资者估计,今年中国不良债务存量已增至3万亿美元,而经济增长则在减速。一位知名分析师最近表示,存量数字有可能高达6.8万亿美元。
随着不良资产总量的激增,愿意追逐坏账投资组合的中国投资者的数量也在增加。
然而,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赖小民表示,许多新进入者几乎完全没有投资不良债权的经验,他们的行为正在推高拍卖资产的价格。
他表示,缺乏经验的投资者带来了这样的风险:既未能清理问题贷款,还会造成新的损失。
“不良资产价格存在泡沫……投资者增多,他们通过竞争推高了价格,”赖小民对英国《金融时报》表示,“如果你不了解不良资产市场或者资产重组和并购,对非专业人士来说,风险很大。你不仅赚不到钱,还要赔钱。”
他表示,过去三年,新投资者带来的竞争将不良资产价格推升了至少10%。他呼吁对这一市场加强监管。
广州的不良债权投资公司新岸资本的管理合伙人方杰明表示,这个市场上定价偏高的现象,部分可能是新基金急于达成首批交易造成的,这些基金试图向投资者证明自己了解这一市场。
监管层放松了对有资格购买不良资产的投资者的控制,导致买家数量迅速增加。
“人们不太注意的是,追逐这些资产的中小型基金大为增多,”瑞银分析师贾森?贝德福德在今年早些时候一份报告中写道。
他说,新买家大量涌入主要发生在大城市,因为他们想要参加被广为宣传的拍卖,而那些不太引人注目也更加复杂的交易——尤其是大城市以外的拍卖——往往无人问津。
“在上海、深圳和广州等一线城市,我们确实看到一些没经验的新加入者首次买入不良贷款组合,其价格似乎跟相关不良贷款清理所需的时间或所承担的风险不相称,”方杰明说,“有些新投资者自以为能够得到基础抵押品的全部评估价值,这是错误的想法。”
ShoreVest是在中国购买不良贷款的少数境外投资机构之一,不过今年境外机构有所增多。过去一年,美国的孤星基金和贝恩资本,以及香港的太盟投资集团,都开始投资中国不良债权。
在中国不良资产行业的18年历史中,政府逐步放宽了不良债权买卖方面的监管。
1999年,中国财政部组建了华融等四家由中央政府控制的资产管理公司,以接收中国大型商业银行处于高危水平的坏账。当时,中国政府指示银行把约1.4万亿美元的资产转让给了四大资产管理公司。
自那以来,这些资产管理公司在中国国内和全球范围内极大地扩大了自身业务,其经营方式更接近投资银行而不是坏账投资机构。2015年下半年,华融在香港成功上市。
赖小民表示,华融购买的不良资产中,大约70%会转售,剩余的30%会尝试重组。因此华融可以说是一家坏账经纪机构,投资者越多,对它越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