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用事业行业投资报告:减量减产—火电供给侧改革的新“风向标”
事件
据央视《新闻联播》和中国政府网报道,8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推动火电、电解铝、建材等行业开展减量减产,严控新增产能”。
背景
2016年开始,发改委、能源局多次提示煤电行业产能过剩风险,逐步明确去产能方向与措施。明确“建立煤电规划建设风险预警机制”、“2020年全国煤电装机规模力争控制在11亿千瓦以内”和“十三五力争淘汰火电落后产能2000万千瓦以上”。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7年“淘汰、停建、缓建煤电产能5000万千瓦以上,以防范化解煤电产能过剩风险,提高煤电行业效率,为清洁能源发展腾空间”。火电供给侧改革成为电力行业继电力体制改革、国企改革之后的第三项重要改革。
国务院常务会议相关内容的含义是什么?
8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推动火电、电解铝、建材等行业开展减量减产,严控新增产能”。“减量减产”首次见于电力行业的表述之中。我们分析认为,其包括减产量、减产能两层含义。
减产量—鉴于目前火电行业盈利现状以及低至4100-4200的年发电小时数,以及目前非煤电发电装机整体电量可提升空间有限,以行政手段主动压制火电发电量概率较小,更有可能的“减产量”来自于清洁能源装机快速增长、以及弃风、弃光、弃水比率降低导致的火电电量受到挤压,这也符合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为清洁能源发展腾出空间”的火电供给侧改革目标之一。我们预计该部分电量对煤电机组利用小时数的影响较为微弱;
减产能—从政府主管部门所公布的“十三五”火电落后产能淘汰的数据来看,2000万千瓦将是2017-2020年直接关停落后煤电机组数量的底线(约占2016年底煤电装机的2.5%、全部装机的1.25%),本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使用“推动”而非像针对钢铁、煤炭行业一样使用“确保”一词,我们认为其意在督促相关企业完成年内产能淘汰的任务,而非当即提出更大力度的淘汰措施。在供给侧改革逐步推进的过程中,我们认为不能排除该淘汰力度有增大的可能性,但为何不能大比例关停统调煤电机组,参见我们在前期供给侧改革深度报告中相关
分析;
可能的变数—根据中电联数据,截至2016年底全国共有燃煤自备电厂1.15亿千瓦(约占煤电装机12%、全部装机7.2%),近两年年化装机增速达15.7%,比统调燃煤机组装机增速高10个百分点,平均发电利用小时数高18%。国家对于自备电厂、尤其是手续不全、环保不达标、承担电网辅助服务少的自备电厂的态度,将是未来一个阶段火电供给侧改革力度能否提升的最大变数。
严控新增产能—这是火电供给侧改革最为主要的目标,原因是2015-2016年出现的大量煤电拟核准、拟建、在建项目,若不加以控制,“十三五”末期火电行业利用小时数可能将继续大幅下滑至3500小时以下。
结论及预测
火电供给侧改革将是2017乃至2018年火电行业持续关注点。目前市场对政策的预期基本按照年初政府工作报告中所提出的淘汰和停建、缓建、缓批目标而构建。我们认为火电供给侧改革无法给火电行业带来类似钢铁、煤炭等行业供给侧改革般的行业盈利水平提升,但对相关火电公司的风险溢价将有推升作用(具有同样效果的改革还包括电力行业国企改革),亦即火电公司PB估值将有提升空间。
维持电力行业“增持”评级,火电供给侧改革推荐标的为大唐发电、华能国际、华电国际等。
关于火电供给侧改革更多深度分析请参见我们前期深度报告《火电供给侧改革:近忧着远虑,亡羊思补牢—电力行业改革“三重奏”系列报告之一》、《火电供给侧改革:渐行渐近的火电“新常态”—电力行业改革“三重奏”系列报告之二》。
相关报告:2017-2021年中国火力发电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上下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