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国际 >

大数据频获政策红包 多地加码大数据产业

2017-04-12 14:38:00

 

来源:

2009-2013年,是我国大数据市场萌芽、起步期,大数据概念在国内获得极大关注度,随着技术沉淀和应用市场探索,整个大数据生态圈逐渐衍变;2015年大数据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也是大数据政策顶层设计年,大数据上升到国家战略。

2016年开始,大数据政策细化落地,继国家发改委印发了《关于组织实施促进大数据发展重大工程的通知》后,环保部、国务院办公厅、国土资源部、国家林业局、煤工委、交通运输部、农业部、工信部先后推出大数据发展意见和方案,大数据政策从全面、总体规划逐渐向各大行业、各细分领域延伸,大数据发展也逐步从理论研究步入实际应用之路。

尤其是在《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提出到2020年“大数据相关产品和服务业务收入突破1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保持30%左右”,这也是国家首次对大数据产业制定量化目标。

在一系列国家政策的支撑下,大数据产业进入发展快车道,全国各地的大数据产业规划更是如火如荼。其中,2016年1月15日贵州省发布的《贵州省大数据发展应用促进条例》是中国首部大数据地方法规,该条例将大数据产业纳入法治轨道,以立法推动大数据产业蓬勃发展。此外,浙江、广东等地的政策也成了全国榜样,浙江省通过七项生要任务全面布局大数据产业发展,广东省积极打造全国数据应用先导区和大数据创业创新集聚区。

截至2017年4月,全国共有44个省、市专门出台了大数据的发展规划或类似文件,其中包括北京、重庆、贵州、浙江、广东、山西等23个省级规划,以及深圳、沈阳、南京、武汉、呼和浩特等21个城市规划。

在这44个省市中,已有20个省市明确提出了各自的大数据产值目标。其中,北京、上海、江西等7个省市均为1000亿元起步;贵州为4500亿,广东为6000亿,江苏更是要超过1万亿元。剔除重复因素,已确定2020年大数据产业规模目标的14个省市的规划总和已达到37200亿元,这远远超过了国家整体规划的目标,并且仅江苏一个省的目标就超过了国务院制定的全国目标,可见各地政府对大数据产业的热情有多高。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