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国际 >

地方城商行“多管齐下” 为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换挡提供支持

2017-03-10 16:55:00

 

来源:

从“市民卡”到社区银行,从普惠金融到“小微贷”……在金融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我国不少地方城商行快速填补P2P退潮后的市场空间,以银行的技术平台、信用平台、安全平台为依托,力求打通实体经济发展与民生需求之间金融需求的“任督二脉”,为地方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换挡提供全方位支持。

不容回避的巨大压力

来自银监会的数据显示,2016年底,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共有法人机构4262家,其中包括3家政策性银行、5家大型商业银行、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133家城市商业银行等。

广西师范大学经管学院教授罗婧认为,我国经济结构决定了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将面临不少障碍。相比之下,依托区域经济发展起来的133家城商行在发展过程中,有望成为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实体经济、小微企业的核心力量。

需要正视的现实是,在经济结构调整换挡升级过程中,传统意义上靠“借贷利差”牟利的城商行,如今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桂林银行董事长王能用城商行转型面临“三座大山”来描述“巨大的压力”。“经济结构调整、互联网+、利率市场化是银行面临的三大压力,这三大压力只有凭借服务为本的质量体系建设,通过社区银行的建设找准定位,通过旅游金融的创新发展来持续吸引中小微型客户,再通过供应链金融全面锁定快速成长的产业链客户,才能实现银行的成功转轨。”王能说。

广西银监局监管一处处长方杰认为,一方面中小微型企业贷款难、一方面银行却面临着“放贷难”,表面上是资产荒,核心则是银行的金融资产与实体经济之间的资产没有实现有效对接。“怎么把优质资源盘活,做成金融产品,将成为地方银行转型升级的重要环节。”方杰称。

“抱团发展”打造“跨省平台”

打造跨省的横向银行联盟,在实现资源共享的基础上,以业务和市场为纽带,推动银行服务类型的创新和转型,成为相当一部分城商行发展的必然选择。

广西银监局股份处处长吴剑认为:“从资源共享、服务共享、市场共拓、创新共赢的角度,进行跨省金融创新服务平台的打造,摆脱地域限制的思维,才能为城商行的转型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以蓬勃发展的旅游行业为例,这一平台酝酿的巨大消费潜力和消费者黏性,已经成为城商行在经济新常态下的必争之地。

不久前,桂林银行、徽商银行、兰州银行已按照“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联动发展、互惠互利”的合作原则,重点推进了在共享商户旅游资源、共享客户旅游权益、设计专属旅游产品、打造特色旅游联盟等方面的深度合作。以“游桂林山水、赏徽风皖韵、品敦煌文化”为主线,以“快乐出游”为设计理念,从客户“吃、住、行、游、购、娱”等各环节出发,为三家银行的旅游卡持卡人提供“快乐出发、随心畅游、优惠专属”的旅游金融和非金融服务,从而最大程度发挥三方旅游资源优势,打造城商行跨区域合作典范。

国家旅游的统计表明:2016年全国有45.6亿人次旅游,旅游消费达4.66万亿元。在旅游消费持续升温的趋势下,预计2017年,将有超50亿人次出游,旅游花费也将突破5万亿元。

罗婧认为,我国旅游金融产品创新能力严重滞后于市场发展。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旅游金融产品开发,绝大部分仍停留在“信用卡授信”“小额分期贷款”领域,采取的是银行给予客户授信,银行与有合作关系的商户开发联名卡、为银行客户提供消费折扣等刺激消费的方式。在线旅游服务平台的模式也存在严重的“同质化”“拼低价”的情况。

王能对此有着清晰的认识,“桂林银行于2013年打造的旅游金融平台,已经覆盖了广西60%以上的旅游景区,71%以上的4A级景区,每年为广西带来新增600万人次的旅游资源。酒店贷游船贷景区贷旅游分期等创新型旅游金融产品更是受到了市场的肯定。”

业内人士预计,桂林银行资产突破1940亿元、徽商银行资产规模逼近7000亿元、兰州银行资产规模突破2000亿元,三家银行都是以个人金融信贷消费为主要增长端,以消费金融、手机金融等为主要突破口的快速发展的银行。

桂林旅游学院学者付德申说:“打造金融平台,这是城商行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但不同类型的城商行发展路径不同,只有独辟蹊径,才能避免同质化竞争。”

“做精做细做透”或成转型良方

在广西银监局柳州分局局长熊小军眼中,区域性的城商行转型关键在于“做精做细做透”,核心是全面依托城市实体经济发展的特性,从简单的“信贷业务”升级到金融资源整合的高度,在整合民间资金扶持实体经济的过程中,不断满足民间资本保值增值的需求,全面打通区域经济发展与民生服务的“任督二脉”。

柳州银行董事长李耀清认为,围绕“大数据”“互联网+”和“智慧城市”理念推动金融业务创新,全面深化服务区域城市发展,这是城商行打通区域经济和民生发展“任督二脉”的“针灸疗法”。

在200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委、市政府就提出要打造“智慧城市”的大数据平台,但始终缺少相应的“抓手”。2013年以来,柳州银行启动了互联网金融模式,将平台打造、技术创新与“市民卡”的发卡融为一体。

2016年2月,柳州银行市民卡已突破150万张,实现了乘坐公交车、水上公交、出租车和租赁公共自行车、柳州市路面停车、图书馆借还书、个人社保信息,以及住房公积金信息查询、菜市场“闪付”、三甲医院就诊应用、体育场馆应用、特约和特惠商户消费优惠、金融服务等功能,市民卡真正实现了“一张通卡管民生”。

与“市民卡”紧密相关的是“供应链金融”的打造。柳州银行推出的“龙行E融”“取息宝”“步步盈”“消费时贷”“小企税贷通”“公务员车贷”“司法拍卖贷”“商标权质押贷”……赢得了大量客户的支持。

以“司法拍卖贷”为例,长期以来,我国法院司法拍卖的房产和不动产,买受人无法获得银行的信贷支持,这就是司法财产拍卖与公民权益、银行金融信贷之间“多层皮”的矛盾。针对这一情况,2016年,柳州银行与当地法院签订司法拍卖按揭贷款合作协议,购买人民法院司法拍卖的房产或不动产,均可通过柳州银行办理按揭贷款,解决购买资金问题。

柳州银行行长黎敦满介绍,这一模式破解了买受人一次性付款难的问题,将“先抵押后贷款”的传统模式变成“先付款后抵押”模式,填补了市场空白,降低了市民参与司法拍卖的门槛,扩大了司法拍卖的参与面;同时,也能够有效加快人民法院司法执行的工作进程,提高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处置效率,缓解执行难。

来自广西银监局柳州分局的统计表明:地方城商行近来纷纷推出了符合本地特色的“微贷通”系列产品,瞄准的正是小微企业“短、小、频、急”的资金需求。比如2016年,柳州银行专门针对客户的纳税信用评级和纳税额度推出的“小企税贷通”产品就为小微企业节省融资成本近900万元;主要投向配件、模具生产、预包装食品批发零售等行业的“政银保”产品则为小微客户节省融资成本近700万元。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