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国际 >

1月房企销售数据与市场成交“打架”开发商暗藏“防寒”心机

2017-02-10 11:45:00

 

来源:

寡头瓜分行业的时代之战仍在持续,开发商业绩争霸的旌旗在1月已经祭出。

2月9日下午,碧桂园发布最新的销售数据,集团1月的销售金额为486亿元,比去年同期的125亿元增加288.8%。对比目前多家房企发布的1月销售业绩数据可知,碧桂园成为新的销售一哥,而万科、恒大两家2016年销售额同样超过3000亿元的房企亦在追赶,万科1月的销售金额为481.2亿元,恒大为372亿元。

销售额第一名与第二名之间的极微差距为房企之间全年的规模竞争埋下玄机。截至第一财经记者发稿前,保利和龙湖仍未发布官方销售数据,而克而瑞的监测数据显示,保利1月的销售金额为163.2亿元,位列第四名,龙湖1月的销售金额为120.2亿元,位列第五名。

然而,全国多地的实时市场成交数据并不理想,与飘红的房企业绩逆行,双方之间的数据出现了打架。

中国指数研究院数据显示,1月各线代表城市成交同环比均回落。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及南京、成都、苏州等15个二三线代表城市周均成交量同环比均呈现不同程度回落态势,一线城市月度周均成交量同比降幅超三成,环比降幅超一成。其中上海、深圳同比降幅尤为显著,而二三线代表城市月度周均成交量同、环比降幅均在一成左右。

造成上述吊诡现象的背后藏匿着房企的小心思。2月8日,万科证代梁洁在一个投资者电话会议上表示,万科1月的销售额部分来自去年12月,因为跨年等因素,部分销售额在1月才结转。

万科不是唯一,因有余粮可吃,多家房企1月的销售业绩依然惯性上涨,其销售数据并不能反应真实的当月市场情况。

一家内房股的相关负责人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把房企销售业绩的结转问题坦承得更彻底。该负责人称:“多数房企为了保持全年业绩的平稳,不至于因大起大落而受市场和投资者诟病,一般会选择数据粉饰。”譬如,去年是销售大年,房企会选择少公开部分销售业绩,留待行情冷淡的2017年填空。

去年10月密集出台的调控政策仍在被市场和企业消化之中,购房者观望情绪浓厚,市场成交下降,地方政府对房价的把控从严,金融环境紧缩,种种因素叠加导致房企对今年推售持保守态度。

上述内房股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其所在房企从去年第四季度起延迟开盘计划,当开春后已到了必须的开盘释放节点,但考虑当下行情,开盘定价将偏保守。

梁洁认为,国家对房地产的调控思路在短期内难以改变,万科在2017年将面临比2016年更大的去化压力。

业内普遍认为,在经过去年一年的强劲销售后,多数开发商能回笼大部分资金,但部分资金链紧张的企业在面对量的下降时,不排除选择降价出售,尽管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利润率的牺牲。

与此同时,寡头垄断局面将会加剧。第一太平戴维斯中国首席执行官兼董事长刘德扬称:“2017年开发商整合将加速,大型开发商会加速收购现金流紧张的小型开发商。”

中国指数研究院数据显示,2016年,在业绩高速增长的刺激下,百亿企业发展格局发生较大变化——131家百亿房企的销售额分布明显分为五个阵营(3000亿以上、1000亿-3000亿元、500亿-1000亿元、300亿-500亿元、100亿-300亿元,强者恒强态势凸显。2016年,共有131家房地产企业跻身百亿军团,较2015年增加27家,销售总额共计5.7万亿元,市场份额已超45%。而销售额3000亿元以上的超级阵营恒大、万科、碧桂园三家占据的市场份额已将近10%。

相比2015年的房企销售数据,2016年房企销售排名已被大程度洗牌,而政策高压的2017年,房企对销售节奏、节点、拿地策略等方面的把控,对小年行情的应变将成为影响全年销售数据的关键因素。

易居房地产研究院总监严跃进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各地调控政策的严厉度目前有增无减,近日北京上海两地的房贷再度收紧,市场行情继续走弱,房企做好防寒措施的重要性显然易见。”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