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模式下“中国网店第一村”:人潮褪去复归宁静
空旷无人的广场、紧闭的卷闸门、零星驰过的车辆……当下的浙江省义乌市青岩刘村与“双十一”之夜相比可谓是两个极端。正值春节,由于大批外来创业青年返乡,这个有着“中国网店第一村”之称的小村难得褪下了“电商神话”的光环,恢复了久违的宁静,呈现出了另一种味道。
在义乌市之南,距离义乌国际商贸城约8公里处,有一处村落,青色外墙的楼房鳞次栉比,这就是青岩刘村。穿过古色古香的牌坊,就能体会到它的不同之处:五彩斑斓的店招、各式各样的店铺,无一不是跟互联网有关。
村民王岳告诉记者,就在十年前,这里还只是一个普通小村,得益于义乌商贸城的货源优势,越来越多的青年来到这里,花上几百元租上一个单间,拉上一根网线,再摆上一台电脑,开起了网店。
来自江西南昌的80后青年王玉臣正是创业大军中的一员。2013年,在同学的邀请下,王玉臣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到了义乌。
“义乌进货渠道多,有完善的物流体系,开网店又不需要很多启动资金,非常适合个体创业。”经过一番考察后,王玉臣在义乌开起了人生中第一家网店,以经营日用百货为主。三年多过去了,在义乌,王玉臣不仅挣得了事业,还在义乌安了家。
在义乌,与王玉臣一样的经历并不鲜见。互联网之风劲吹下,无数个“王玉臣”扎根在义乌青岩刘,凝聚了这座城市庞大的经济动力。
数据显示,青岩刘村户籍人口1735人,聚集电商从业人员2.5万人,2015年网店数量达3200家,全年销售额45亿元人民币。
“紧张、繁忙、热闹”永远是青岩刘的“常态”。平日走在青岩刘,都能听到此起彼伏的“叮咚声”;吃饭时,人们讨论的不是家长里短,永远是“什么东西”最好卖;每天下午五六点是村子最热闹的时候,村里各个快递网点前聚集着打包发货的卖家,快递站紧张地拣货,每天数以万计的订单从小村发出。
眼下正值春节,此时的青岩刘却“一反常态”,呈现出了难得“空”与“静”。
“可以说95%以上的网商都回去了,以前这里停车位都靠抢,现在不要太空!”王玉臣站在自家网店门口,望着门口空空荡荡的马路说道。
和王玉臣一样,春节期间,仍有少部分有“新义乌”人“坚守”在义乌。
“不回去了,家里一年到头没有人住,回去还要打扫卫生,太累了。”来自江西的罗云清告诉记者,他已经习惯在义乌过年了。
罗云清2002年就跟随父母来义乌打工,后来觉得在工厂打工没出路,就买了一辆小货车,来到青岩刘跑货运,“生意最好的时候,一天能跑四五趟,挣几百块钱,这两天人都回家过年了,一趟也没有。”
还没到中午,罗云清就打算收工了,享受下难得的清闲,“把车洗了,回家跟爸妈一起吃个饭,再打电话给亲戚拜年。”当问及“在外地过年是否会失落时”,罗云清笑着摆了摆手,“家里人在哪家就在哪,我们在义乌这么多年,早就把这里当家了……”
像罗云清、王玉臣这样的“新义乌人”并不在少数。对于义乌这座有着130多万名外来人口的城市来说,越来越多的“新义乌人”正逐渐融入义乌,跟这座城市共发展、同命运。而近年来,义乌也不断推出政策,涵盖子女就学、社保等方面,来反哺这些“新义乌人”,让他们共享城市发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