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国际 >

中国电影这一年:商业黯淡时看到文艺的光 资本需要稀缺内容

2016-12-30 11:24:00

 

来源:

12月23日,在2016年只剩下八天的时候,中国电影票房终于惊险地超过去年总票房,完成了“微弱”增长。截至目前,票房总额为450亿元,年初定下的600亿美梦正式宣告破灭。与此同时,根据最新数据,截至12月20日,中国电影银幕数量达到40917块,以每天增加26块的速度递增。这就意味着中国电影票房在银幕数增长、影院数扩张的情况下,出现了增幅放缓甚至停滞的态势。让人不由得困惑,中国电影究竟怎么了?

去年,第三方售票网站使出浑身解数争抢流量和客户,其中一个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烧钱“票补”,厮杀过后,格局已定,低价票明显变少。加之今年3月, 《叶问3》票房造假事件爆发后,广电总局对市场监管加强,“偷”票房的空间大幅收窄。据业内人士估计,去年总票房中,“票补”占据了大约百分之十,去年总票房实际应在400亿左右,近50%的增幅掺杂了不少水分。从这个角度而言,中国电影市场并没有发生所谓“质变”,而是从资本投机和狂热回到了比较理性的状态。

票补少了,审美却在不断提高,对现在的观众来说,看电影不再只是“看热闹”,品质才是首要考虑的因素。一位院线经理连用三遍“差好远”来形容今年的业绩,他所负责的影院虽地处上海最繁华商圈之一,仍然没有完成年度指标,只能不断地调整心理预期。他对第一财经感叹:“电影越来越多、银幕越来越多,但电影质量越来越差,观众不傻。”除了年初狂揽33亿的《美人鱼》,今年能成为口碑级、现象级的电影太少,明星大咖、火爆IP纷纷失效,《爵迹》《王牌逗王牌》等很多看起来在往年应该稳赚不赔的片子纷纷扑街。烂片当道,透支的是观众的信任,伤害的是整个电影市场。他反问记者:“你觉得《长城》好看吗?”

相对于大片的失势,今年的电影大银幕还是让人看到了一丝曙光:中国艺术电影以及新导演正逐渐浮出水面。无论是年中上映的《路边野餐》《长江图》 《黑处有什么》,还是年末的《塔洛》、《生门》……尽管他们的力量是如此微弱,亮相的时间如此短暂,票房收入不容乐观,但仍然靠自己的品质获得了在汪洋大海中露面的机会,告诉大家“我来过”。在这些视听语言并不算成熟的作品中,人们看到了久违的真诚以及对电影艺术的尊重,也让观众记住了那些认真创作的电影人,这些新导演往往不以商业目的为最终诉求,以反传统、反“套路”的形式进行表达,对人性及现实加以批判性思考,具有鲜明的作者风格。

正如电影学者戴锦华形容的,如果仅看影院热映片,可能就是无法回避的失望,有时甚至是愤怒,“但是如果你把那些小成本的、很多还是年轻导演处女作的作品放到一起来看的话,你会充满希望。因为这些导演出手不凡。”

无法用代际命名的新导演

今年最具话题性的艺术电影无疑是《路边野餐》。7月15日,《路边野餐》的上映给乌烟瘴气的暑期档带来一股来自西南的湿润与诗意,42分钟的长镜头从现实穿越到梦境,游走于过去、现在与未来。1989年出生的导演毕赣以颇具励志色彩的经历以及天才的电影语言扬名,尽管影片本身还存在明显的镜头瑕疵, 苛刻的影评人仍大多以长文赞美支持,在今年的夏天引发了不小的声浪。

影片最终票房646万,不足大片的零头,作为出品方之一的黑鳍文化创始人王子剑还是觉得效果不错,票房上最终也实现了收支平衡:“我们在这个片子开始一步一步发酵的过程中,也有在思考到底是什么原因,原来都是影迷,他们愿意看这种类型的电影。”

上海戏剧学院教授石川认为,这是观众口味多元化趋势带来的新变化:“以前影院经理不敢尝试排艺术电影,因为他确定没有观众。现在再生僻的片子也会有人看,虽然这部分观众还比较少,属于小众,但他们能给影院带来新鲜的增长点。”

9月9日上映的《长江图》某种程度上和《路边野餐》有相似之处,同样是一段带有魔幻色彩的旅程,一个沉重,一个轻盈。导演杨超以诗歌串联起整个故事,从长江入海口逆流而上,搜集冬季雨雾中的江水,侯孝贤御用摄影李屏宾更为影片增添了水墨质感。10月14日上映的《黑处有什么》是一部包裹着犯罪元素的青春片,在悬疑的剧情中回溯一个少女的成长史,曾被姜文给予“少有的那么沉着、那么坏、那么荒诞的作品”的评价。年末的《塔洛》则是藏族导演万玛才旦的第三部长片,讲述孤独牧羊人塔洛的荒诞世俗之旅,影片拍摄于藏区,但没有猎奇与强烈的民俗特征,更多关注传统农耕文明在都市中的冲突与异化。

上一页12下一页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