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国际 >

Lululemon进军中国市场 本土瑜伽品牌表示很淡定

2016-12-19 15:45:00

 

来源:

一个月连开3家店,以瑜伽著称的国际运动服饰品牌Lululemon正式打开了中国市场的大门。面对巨头,本土品牌却表现得相当淡定。

未来中国瑜伽市场的角逐,大家都有机会,谁主沉浮还不一定。

Lululemon真来了

12月13日-16日,来自加拿大的运动服饰品牌Lululemon在北京、上海开出总计3家店。

对于大多数中国消费者而言,这个品牌并不像其他国际运动品牌那样耳熟能详。

但实际上,这个以瑜伽服起家的品牌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已经成为了瑜伽界的翘楚。北京关键之道体育咨询公司CEO张庆对新金融观察记者表示,说它是世界著名的瑜伽品牌“一点儿也不过,它绝对配得起这个称号”。

1998年,Lululemon创立于加拿大温哥华,专门销售瑜伽运动服饰,因为其精准的定位和倡导的健康生活理念迅速在加拿大走红,之后在北美也发展得如鱼得水,成为瑜伽人群喜爱的运动品牌。

如今,这个在北美和加拿大爆红的品牌真的来到了中国。之所以说真的,是因为早在2014年的时候,Lululemon就已经打算进入中国市场了。从2015年至今,Lululemon就在中国的北京、上海开出了3家门店,只不过当时是以showroom的形式。

所谓showroom就是大家熟悉的展示厅,用来和客户进行沟通、开展各种活动、提供瑜伽课程以及销售有限范围的产品。“这是Lululemon在进入每个市场前惯用的手法,主要为了培养用户习惯,而且也能节约成本。”一位业内人士这样对新金融观察记者解释。

3家showroom之后,2015年11月18日,Lululemon在天猫的官方旗舰店正式开张,销售包括瑜伽、休闲、训练等类型的产品。

而此次一个月内连开3家正经八百的店,足以显示Lululemon对中国市场的野心。

Lululemon亚太地区品牌和社区主管AmandaCasgar公开对媒体表示:“中国接下来会是一个发展重心。”而在此之前,其就表示过中国市场要达到美国市场2倍的规模。

本土品牌淡定

虽然Lululemon来头不小,但好像丝毫没对本土瑜伽相关的品牌产生什么影响。

国内某瑜伽产品公司总经理就对此相当淡定。“来就来呗,对我们没什么影响,或者说跟我们没什么直接的关系。”该总经理对新金融观察记者如此表示。

这样的态度着实让人有些震惊。该总经理进一步解释道:“它们(Lululemon)的产品价格太高了,在美国可能能接受的人比较多,在中国我不知道,但至少和我们的消费者定位是不一样的。”

在他看来,自己的产品主要面对的是真正的处于工薪阶层和中产之间的那部分大众人群,“他们会有稍微宽裕一些的经济能力和相对高一点的生活追求,但你让他们花那么多钱去买瑜伽服估计他们也会舍不得。”他说。

新金融观察记者在Lululemon天猫旗舰店发现,一个简单的瑜伽背心平均售价在400-500元人民币左右,瑜伽必备设备瑜伽垫的价格至少也在200元人民币左右。

另一本土瑜伽品牌市场部负责人则是抱着学习的态度表示欢迎。他所在公司除了做瑜伽相关产品之外,还涉及其他运动服饰。“但瑜伽产品是比较重要的,而且算是相对中端的吧,还是想往更高的层次走。”

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现在运动市场竞争太激烈了,瑜伽算是比较细分的相对小众的市场,但即使再小众,我们这样的企业能做好也足够发展壮大了”。他说。

看来,虽然是来了巨头,但本土涉及瑜伽相关产品的企业还是相对淡定。“本土的品牌应该也不会觉得狼来了,一来目前Lululemon的店还只有3家,影响力很有限;二来真正和Lululemon面对同一消费群体的本土品牌并不太多。”

未来谁主沉浮

那么,未来中国的瑜伽市场上会呈现何种状况,国际品牌和本土品牌各自会是什么位置?

以目前的情况看,本土瑜伽市场上的企业大概分为两种,“一种是主要生产瑜伽产品的企业,但这些企业规模都比较小;另一种则是像李宁这种知名的运动品牌甚至是知名的做保暖内衣或做袜子的品牌都在做,但瑜伽产品只占一小部分。”前述业内人士分析道。

在国际品牌中,除了新进入我国的Lululemon之外,还有诸如UnderArmour、耐克甚至快时尚品牌都在涉足瑜伽相关领域。

从市场方面看,瑜伽在中国的发展情况一直都是不温不火,“虽然在最近几年有些发展,但是对于装备还没有达到强烈需求的地步。”张庆如是说。

当然,这样的情况也意味着中国市场还有巨大的潜力,越有潜力的市场自然会有越多的竞争者加入。

即便如此,在张庆看来,中国瑜伽市场相对小而散,“对应到市场就是品牌集中度低,消费者还没有形成趋势性的集体意识,因此会是品牌脱颖而出的机会。”他说。

也正因为这样,张庆预测未来中国瑜伽市场会逐渐形成领导品牌和跟随性的品牌群。他本人是比较看好Lululemon的,理由是产品本身的特性以及中国消费升级的大背景。“当然前提是它要先把终端开出来。”

而在前述市场部负责人看来,现在一切都不好说,“未来还是看谁最能抓住消费者的心,洋品牌不也有水土不服的么,所以大家都有机会。”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