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中国结:去产能遭遇“煤超风”“长协”重回历史舞台
自2012年以来,煤炭成为中国产能过剩最突出的两个行业之一。但此时,人们发现,从企业到政府,从上游到下游,从市场到政策,局面几乎都翻转了。一番史上罕见的快涨行情,让现货世界以及期货市场的投资者们,兴奋而又有一些迷茫。
自2012年以来,煤炭随着实体经济一道告别了快速增长、扩张的轨道,归于平静,并饱尝了刹车转轨带来的阵痛:一些曾经辉煌不已的煤炭企业纷纷告亏,资金链吃紧,产业链上的老板们纷纷弃煤转型。一时间,煤炭成为中国产能过剩最突出的两个行业之一。
政府随后启动了一轮严厉的至今仍在继续的去产能,希望能够通过这样的一场产业手术,带来一个焕然一新的煤炭行业。从有关部门公布的成绩看,到目前为止,煤炭的去产能行动成效显著。
但此时,人们发现,局面翻转了。从企业到政府,从上游到下游,从市场到政策,几乎都翻转了。时间和节奏,快得有点让各方都措手不及。
自今年5月开始,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上演了一番史上罕见的快涨行情,交易市场上,无论是原煤,还是煤化工产品,全部一再冲高。现货世界以及期货市场的投资者们,兴奋而又有一些迷茫。
无奈,国家层面又开始调控煤价,从9月份开始,两个月内至少召开8次会议,从煤炭市场“产、运、销”全产业链进行把控。
对于不明真相的外行人来说,这真是一个独特的故事和一个离奇的轮回。
释放产能
11月16日,国家发改委会同国家能源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及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组织召开了“推动签订中长期合同做好煤炭稳定供应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会议决定所有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合法合规煤矿,在采暖季结束前都可按330个工作日组织生产。发改委称,这是为了加快和增加符合安全条件的产能释放。
今年2月5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确定了“从2016年开始,用3~5年的时间,再退出产能5亿吨左右、减量重组5亿吨左右”的煤炭去产能目标。采取的措施之一就是引导企业实行减量化生产,从2016年开始,按全年作业时间不超过276个工作日重新确定煤矿产能,将煤矿生产天数从330天限制到了276天,即国家法定节假日和周日原则上不得安排生产。
276个工作日政策发布后,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煤炭产量。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1~10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27.4亿吨,同比下降10.7%;10月原煤产量2.8亿吨,同比下降12%。
但随着煤价一路上涨、煤炭市场供应趋紧,276个工作日的“紧箍咒”逐渐放松。
9月,发改委先后启动了煤炭二级、一级响应机制,日增加煤炭产量30万吨、50万吨。后又在“保障冬季煤炭稳定供应全国电视电话会议”上出台了新的政策,对符合一定条件的煤矿,可以在276~330个工作日之间释放产能,期限暂定为2016年10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但规定称,没有参与产能释放的煤矿仍要严格执行276个工作日制度。
当时确定可产能释放的煤矿,指的是符合条件的煤矿包括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评定的先进产能煤矿、国家煤矿安监局公布的2015年度一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煤矿、各地向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申报的安全高效煤矿。
“此次发改委出台的政策,没有强调是先进产能,所有只要符合生产条件的煤矿,都可以按照330个工作日放开生产,那此次释放的产量就比较可观,估计从12月开始,产量释放就可能会加快。”中宇资讯煤炭分析师关大利对记者表示。
关大利分析称,以100万吨/年产量的煤矿为例,按照此前执行的是276个工作日,该煤矿的月产量就是6.3万吨,现在按照330个工作日计算,月产量则为7.5万吨,相当于一个月增产1.2万吨,增长了19%。
另一方面,放宽工作日政策的执行时间也进行了延长,从原先的2016年12月31日,延长到了本次采暖季结束前,也就是要到2017年的3月中旬。
“主要是因为煤价过快上行,如果要控制煤价,发改委只能在产能上进行调节。”关大利告诉记者,“该政策肯定会刺激煤炭产量增加,但目前看,是否就会造成煤炭普遍跌价,那还谈不上。”
11月16日,最新公布的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报收于604元/吨,环比下行2元/吨,连续两期下行。但比年初的371元/吨的价格,还是上涨了233元/吨,累计涨幅62.8%。
“长协”重回历史舞台
11月16日的电视电话会议,发改委的另一重要目的是,要求有关地区、部门和企业进一步加快签订中长期合同,建立煤炭行业平稳发展的长效机制。
在此之前,11月8日和11日,神华、中煤两大煤炭企业分两批,与华电、国家电投、华能、大唐、国电五大发电集团签订了电煤中长期合同。五大发电集团的总装机容量、火电量、电煤消耗量目前占全国的44%左右。
根据合同,从12月1日起,中长期价格按照“基准价+浮动价”的定价模式、5500大卡动力煤535元/吨的基准价格水平执行,为期三年,每年一议价。而当时的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5500K综合平均价格)为606元/吨,长期合同价显然大幅低于市场水平。
促成合同签订的国家发改委希望借助这样的先行先试,能够对接下来的煤炭市场高涨行情起到引导的作用。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王显政认为,此次协议体现了宏观政策调整的效果,中长期协议的签订和基础性价格的确定,让煤炭企业在产销量上吃了定心丸,对煤电双方曾经历的“过山车”的价格波动做了终结,让煤电双方在效益上也吃了一个定心丸。
11月9日上午,国家发改委召开了一次关于鼓励企业签订中长期协议的新闻发布会。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许昆林将中长期协议的签约定性为“一件意义重大的事件”。他认为,电煤中长期合同的签订是深化电煤市场化改革的标志性事件,有利于煤炭、电力行业实现收益共享、风险共担,避免“跷跷板”现象,有利于煤炭价格的稳定,有利于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措施,可更好地把握去产能的规模和节奏。
根据过往经验,要确定年度数量、价格以及运力等要素,大型煤电集团往往要经过几轮接触才会签订最终的合同,并且总体上遵循定量不定价的原则。业内人士认为,基于今年煤炭市场形势的复杂,煤电双方都希望在对己方有利的时点签合同,预计双方的拉锯战将会变得比以往更加激烈。
但出乎意料的是,今年煤电双方签订的中长期协议不仅定量还定价,而且签订的过程异常顺利。
对此,一位煤企人士分析说:“此前发改委的约谈,使得无论是煤企还是电企,都觉悟到自身已经很难决定价格。在当前高煤价的情况下,维持一个合理的盈利水平对双方都还算能接受。”
随着11月16日“推动签订中长期合同做好煤炭稳定供应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的召开,煤炭、发电企业签订中长期合同已经在更大范围进行,很多地方企业都在积极跟进。
颇具戏剧性的是,6年前,发改委通过一份文件终结了一年一度充斥着“顶牛”“违约”“扯皮”等戏剧色彩的煤炭订货会。6年后,在冬季用煤高峰来临时,在市场“煤飞色舞”时,在2.5亿吨煤炭去产能目标任务“有望提前完成”时,煤电“长协”重回舞台。
去产能不动摇
今年是煤炭去产能的第一年,去产能效果也很明显。10月25日,许昆林表示,截至9月底,钢铁、煤炭两个行业退出产能均已完成全年目标任务量的80%以上,部分地区和中央企业已经提前完成全年任务。按照目前的工作进度,2016年全国钢铁、煤炭过剩产能退出任务有望提前完成。
根据工信部的数据,到11月底,全国2.5亿吨的煤炭去产能任务就能完成。
但煤炭去产能只是开了个头,接下来的4年中,还有7.5亿吨煤炭产能需要退出或重组,去产能任务仍旧压力山大。
在此情况下,许昆林在国家发改委11月9日举行的发布会上表示,煤炭去产能的决心不会动摇,力度也不能减弱。
他解释称,对近期的价格上涨要有清醒认识,这是阶段性需求变化带来的,而且个别投机炒作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有非理性的成分,不是长期趋势,当前煤炭产能过剩的状况并没有改变。从近期看,在2014年、2015年连续两年下降的基础上,今年前9个月煤炭消费再次下降2.4%,当前阶段性供求基本平衡,是因为通过严格执法和实施减量化生产,控制了部分产能。如果把这一部分产能完全释放出来,很快就会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从长远看,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能源消费强度将有所回落,煤炭的市场需求很难有增长空间。因此,煤炭去产能的决心不会动摇,力度也不能减弱。
就在许昆林在新闻发布会上发言的同时,一场关于查处煤炭投机炒作的专项活动也开展起来。
11月9日,发改委相关司局来到郑州商品交易所,发改委价监局副局长卢延纯表示:“近几个月来,煤炭价格持续上涨,已经偏离了基本面。发改委也接到了有关方面的反映,市场上存在着投机炒作的行为,对市场煤炭价格非理性上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发改委已经派出了调研组到相关企业进行调查,就我们初步掌握的情况看,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当日,新动力(310328,基金吧)煤ZC1701合约以跌停报收,为今年首次。
此前两天,发改委相关司局来到中国煤炭交易北方重镇太原,就山西汾渭能源信息服务有限公司编制的汾渭CCI动力煤价格指数进行调查。随后的11月8日,汾渭能源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宣布,暂停CCI5500和CCI5000两项煤炭价格指数的发布,原因是“指数形成不严谨,只反映了部分现货交易,不能完全反映市场价格,引起近期煤炭市场价格产生不必要的波动。”
中国煤炭运销协会主任郝向斌参与了发改委对山西汾渭能源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汾渭CCI动力煤价格指数进行的调查。他表示:“在基本面出现阶段性短缺之后,炒作因素在后续的价格上涨过程中的确影响很大。”
但郝向斌接着分析说:“如果将炒作归因于指数的发布机构,恐怕还没有看到问题的实质。事实上,价格可以暴涨的症结在于,国内煤炭的贸易结构存在很大问题。应该说,是基本面决定了供需失衡的性质,贸易结构决定了价格失衡的程度。”
郝向斌说:“从贸易结构看,煤炭交易市场中,长协占一部分,根据指数价格走的占一部分,还有一小部分是自由竞价。长协部分的价格,会跟随现货价格在一定范围内浮动,只是浮动的幅度要小于现货。长协之外,占据相当一部分的大企业交易,价格则是完全按现货市场价执行和配置,这部分同样没有参与竞价。而现货市场的价格,则与煤炭价格指数密切相关。”
在郝向斌看来,“问题的关键在于,参与竞价的煤炭交易体量在国内煤炭的总交易体量当中占比太小。在自由竞价部分体量较小的情况下,很容易因为买卖双方的失衡造成价格大涨大跌,指数由此跟着大涨大跌,最终带来整个煤炭产业链的强烈反应。”因为参与竞价的体量小,中间商就很容易借机炒作,提升竞价的价格,这种买卖双方价格失衡的程度是远大于整个市场的产品供需失衡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