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国际 >

通过典型案例及实地探访 揭秘大米走私全链

2016-12-05 09:40:00

 

来源:

提起“走私”,人们大多想的是汽车、手机、名表、洋酒等高档消费品,如今,人们一日三餐的大米竟也成为走私分子青睐的目标。海关总署最新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10月,全国海关查获大米等粮食走私犯罪案件57起,案值近11亿元,查证涉案粮食约22万吨。大米何以成为走私对象?走私大米是如何进境、销售的?大米走私有何危害,治理有何良方?《法制日报》记者近日前往南宁、昆明、武汉三海关,通过典型案例及实地探访,获取了答案。

偷越非设关地

伪报夹藏走私巧变花样

大米是如何走私进境的?记者梳理海关查获的大米走私脉络时发现,偷越非设关地是近年来大米走私的主要方式。昆明海关查获的一起涉案1.33亿元大米走私案就十分典型。

今年1月,昆明海关缉私局瑞丽分局根据群众举报获悉,旺某团伙涉嫌走私大米入境。该局立即开展线索核查,发现旺某经营的瑞丽旺实大米加工有限公司,以开设大米加工厂为掩护,长期在境外采购大米后,由境外供货商采取“包货”的方式,雇佣中缅边境地区货车驾驶员将走私大米从边境便道非设关地走私入境,运到该公司加工仓库,通过直接销售、更换包装袋冒充国产大米等方式,将走私大米销售到云南、湖南等省牟利。经查,2011年10月以来,该团伙涉嫌走私大米约3.24万吨,案值约1.33亿元人民币。

此外,在正常报关渠道,伪报、夹藏也是大米走私的惯用手法。

南宁海关向记者介绍,今年8月初,该关隶属防城海关在对某公司报关进口的越南大米进行例行查验时,发现运输货柜车内装载的大米,除前两排几包与报关单相符,其余均非申报大米。经清点,与报关单不符的夹藏大米重量高达400吨,占报关总重量的4/5。

“走私分子将高税率的大米,夹藏在低税率大米内,一旦走私成功便可非法获利30%。”防城海关查验科副科长范国睿介绍说。初步查明,该走私团伙在越南组织大米货源后,采取夹藏、伪报等方式走私进境,涉嫌走私大米3100吨,案值约1200万元。

换装混合掺兑

销售链条辐射多地市场

走私大米闯关进境,销往了哪里?是不是走私大米便宜,老百姓就得到“实惠”?

办案人:你们收货后对大米进行了什么加工?

嫌疑人:进行抛光、色选后,根据国内客户需要进行掺兑、包装,并打上国内品牌的商标。

办案人:为什么要进行掺兑?

嫌疑人:因为走私过来的大米虽然便宜,但吃起来口感不好,有的国内客户要我们掺兑,他们可按国产米的价格进行销售。

上述问答是武汉海关查获大米走私案的一段讯问笔录。

武汉海关缉私局副局长彭正德回忆说,我们查发的大米案,源于2015年海关总署缉私局提供的一条铁路货运数据信息,即广西、云南边境地区运往湖北的大米异常增加。广西、云南边境地区并非粮食主产区,为何有大批粮食运到产粮区湖北?其中必有蹊跷!为此,武汉海关缉私局通过梳理铁路运输数据、货物流向、收货公司等信息,很快锁定18个重点嫌疑目标,并先后通过“GW615”、“GW10.18”二次专项行动,一举打掉6个大米走私团伙,涉案团伙走私大米近2.87万吨,案值约1.68亿元,从而揭开了走私大米销售的手法及路径。

据了解,上述走私团伙利用大米加工厂为掩护,通过与云南边境地区的收货、运输走私大米团伙相勾结,采取非设关地绕关走私方式将大米走私进境后,通过铁路运到湖北进行加工,重新换袋包装,有的在当地销售,有的销往了重庆、南京、成都、河南等地。

“不法分子将走私大米与本地大米混合出售,摊薄了成本。出售1吨走私大米,不法商家就可获利300元至500元。”武汉海关缉私局侦查处副处长吴胜强告诉记者。

据了解,更有甚者,一些不法商贩还将越南大米与高档大米,如东北、泰国大米混装一起出售,售价则以东北、泰国大米8元/斤出售,欺骗消费者,赚取高额非法暴利。

地理环境便利

内外差价诱使铤而走险

剖析近年来海关查获的大米走私案发现,走私货源大多来自我国广西、云南周边境外地区,那么原因何在?

“云南比邻越南、老挝、缅甸,有4061公里的边境线,几乎没有什么天然屏障,且布满通道、便道,人来人往,货来货往十分便利。”昆明海关缉私局局长詹励说,此外,广西、云南相毗临的国家都是农业国,土地较多,生产稻米一年三熟,产量较高,价格也比国内便宜。同时,出于对我国粮食安全的考虑,以及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国家还以补贴的形式收购国内农民自产粮,并对大米等农产品进出口实施配额管理,客观上形成了国内大米价格高于境外。

受大米国内外差价诱惑,走私分子、投机商人逐利而来,不惜铤而走险。

“这里曾是大米走私最疯狂的地段。”在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河口县南溪河岸边山腰片区,红河州政府打私办专职副主任吴晓勇指着对岸说。这里与越南仅一河之隔,河宽不过七八十米,用小船搭上几块木板便能过河。走私最严重时,这段河面上曾有近千条小船在两岸穿行运送走私大米。去年9月1日,当地展开缉私行动,一天就查扣走私粮食2400吨。为堵住这个运输通道,当地打私部门制作了一个七八十公分高,近百米长的钢筋水泥隔离墩,将走私运输通道封堵。不曾想,走私分子又在附近另辟蹊径,将周边居民买通,在该居民家院中打开了一个运输通道,继续走私。

记者在当地看到,无论通往中越边境的乡间小路,还是在高速公路边,设置了不少为拦截走私运输车辆的水泥隔离墩,有的相距不到百米,有的最长近两公里。走私分子与当地打私部门每天都在上演着“猫鼠大战”。在蒙河高速公路一段24公里范围内,云南省公路投资公司红河管理处今年重复修复和封堵私开高速道口就达309个(次)。

疏堵结合治顽疾

红河模式或可复制推广

据了解,在长期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下,我国大米等谷物粮食供求总量基本平衡。走私大米大量涌入国内,不仅会打破市场平衡,冲击国内粮食的市场,还使得粮食价格对农民的补贴失效。特别是这些走私大米由于没有经过相关部门的检验检疫,质量和安全也存在隐患。

海关对大米走私活动一直采取高压政策,但云南边境线就长达四千余公里,而昆明海关全关区仅有326名缉私警察,仅靠海关一家显然势单力薄。那么如何治理?云南红河州探索的一条打私综合治理模式值得借鉴。

“受高额利润驱使,过去红河州一些地区走私一度泛滥,由走私衍生的黑恶势力团伙成为边境地区社会稳定的重大隐患。”红河州政府打私办专职副主任吴晓勇告诉记者。为此,红河州痛下决心,成立州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公安、边防、海关、工商等19个部门为成员的打击走私综合治理领导小组,自上而下形成了强有力的组织指挥体系网络。

打私综合治理成员部门各司其职,展开“一线堵、二线查、破大案、管市场、基层防、促发展”六项措施,加大非法通道整治力度,铲除便道、拆毁便桥、取缔非法码头,有效遏制私开通道屡禁不止的混乱局面;同时,加强边境便道、高速公路隔离封堵力度,有效遏制了大规模、集团化走私行为。

此外,疏堵结合,实施边民互市脱贫工程,制定易地扶贫搬迁差异化补助政策,引导边民合法致富。河口农场第六生产队职工黄新明告诉记者,他所在的河口农场主要以割橡胶为生,近几年经济效益不好,过去一些职工便参与运送私货,赚点搬运费。如今,政府指导大家种植佛手瓜,一年收入可达5万至10万元。

“目前红河州反走私综合治理形势总体平稳可控。”吴晓勇说。数据显示,今年1至10月,当地查获的走私大米3034吨,与去年同期16752吨相比,下降82%。

记者从武汉海关得到的数据也获得印证,今年上半年,从广西、云南边境地区铁路运输到湖北的大米1.9万吨;而去年,上述边境地区运往湖北的大米多达23.6万吨。大米走私得到有效遏制。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