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国际 >

售电侧开放 需求响应市场化前景可期

2016-11-16 09:15:00

 

来源:

日前,“2016全国用电与节电技术研讨会”在京举行。立足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的现实背景,围绕进一步推动能源消费革命、落实国家能源战略,有效推动电能替代、节能减排和用电节电工作的深入开展,电能替代技术、电动汽车发展以及售电市场与需求响应等话题成为与会者关注的焦点。

“售电市场放开是本轮电力体制改革的关键点之一,在这一过程中,能源互联网能够有效推动电力市场化进程。”在专题报告环节,华北电力大学教授曾鸣指出,能源互联网可以支持售电市场能源供应模式的多元化,使各类型分布式可再生电源、储能设备、电动汽车以及其他可控负荷之间实现协调优化控制。依靠能源互联网,可同时实现电力终端系统中局部系统的微平衡和局部系统之间的关联平衡,促进广域内电力资源的协调互补和优化配置,使得售电侧市场的互联范围和交易范围实现突破。“各种能源形式优化配置、互联互通,也会催生出更多的消费模式和商业模式。同时,各种参与主体都可以平等、公开地接入售电市场并进行信息交互。”

在售电侧不断放开的过程中,需求侧管理的参与主体也将随之多元化,进而激励政策逐步灵活,传统的需求响应模式面临重大变革。目前,我国的需求响应虽有补贴,但本质上仍带有半强制的色彩,“签协议停电有补偿,不签协议也未必不停电”,在“售电市场与需求响应专题论坛”上,东南大学教授高赐威表示,随着售电市场的放开,需求响应也会逐步走上市场化发展道路,“以解决用电缺口为目的的有序用电将变成提供更多辅助服务的互动用电。”高赐威指出,分析现有分时电价、实时电价、尖峰电价以及保险机制、电力积分、折让机制、补贴机制等政策,在需求响应上,制定的激励措施应当满足调峰、调频、平抑分布式电源出力等多场景下的应用需求。

结合具体的试点和实践,量云能源总经理吴元杰向记者提供了广东省佛山市共153家企业推行需求响应试点的相关数据。参与试点的工业企业涉及金属加工、陶瓷、汽配、家电、食品、纺织等多个行业,完成需求响应的企业占84.97%,已验证的需求响应能力为192.563MW。“但目前,需求响应还不能构成独立的商业模式,企业的核心需求是节省能源成本,售电公司的需求是用电量和负荷的精确预测,所以,需求响应、节能、分布式发电、企业能源设备运行、能源采购数字化等相互整合叠加才会形成相对可行的商业组合。”

除针对工业、商业客户的需求响应,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刘坚还介绍了电动汽车这一新兴用电主体在未来需求响应中的作用。以上海市为例,私家和公务电动车的日均出行里程约在60km以下,而电动出租车的日均里程约为200km,不同车型有序调峰的潜力差异巨大,私家车和公务车将成为未来需求响应的重要主体。在随机充电的模式下,电动汽车的充电高峰与传统电网的负荷高峰部分重合,特别是傍晚时段会进一步推高传统高峰负荷。“所以,通过相关有序充电的软硬件系统和用户出行习惯的改变,电动汽车有效需求响应的效益应该集中在填谷时段。”刘坚提出,相比于传统的需求响应资源,电动汽车通过有序充电参与需求响应的成本较低。为此,应降低电动汽车参与电力市场交易门槛并结合电力市场改革,设计充电价格体系。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