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部委明确医药行业十三五发展目标 创新成为原动力
医药网11月10日讯 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商务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11月7日联合发布了《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指南》,重点部署了“十三五”期间医药工业的发展目标,只在加快医药工业有大变强的转变。
根据《指南》显示,到2020年,我国医药产业规模效益稳定增长,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产品质量全面提高,供应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国际化步伐明显加快,医药工业整体素质大幅提升。
39医药君注意到,医药工业主营业务收入保持中高速增长,年均增速高于10%,占工业经济的比重显著提高。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名誉会长于明德表示,《指南》不再延续以前的《医药工业“十二五”规划》的名称,而是突出“指南”二字,充分强调了其对行业发展的指导性,既给出了行业大势,也有利于企业因地制宜。
整合在即 政策倾向大型药企
此次《指南》明确指出,行业重组整合加快,集中度不断提高,到2020年前100位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所占比重提高10个百分点,大型企业对行业发展引领作用进一步加强。
药品、医疗器械质量标准提高,各环节质量管理规范有效实施,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加强。基本完成基本药物口服固体制剂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通过国际先进水平GMP认证的制剂企业达到100家以上。
无论是从营业收入,还是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医药行业未来的政策都会倾向于大型企业,尤其是百强药企。
39医药君了解,中国制药工业百强在2015年的行业集中度为46.3%,比2005年提升了7.4个百分点,比2014年提升了0.5个百分点。
虽然这与“十二五”规划对医药工业百强要达到50%的目标仍存在一定差距。但随着产业整合的加速,特别是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与两票制带动行业大洗牌,企业并购重组力度加强,相信制药工业百强集中度“十三五”将有进一步的提高。
产业转型 创新成为原动力
创新是我国从制药大国迈向制药强国,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更是打破国外专利药对我国高端用药市场垄断,实现国产药对原研药完美替代的唯一手段。“国际化”的发力点,实际上也在于创新。
此次《指南》针对与企业创新已有明确的量化指标:到2020年,全行业规模以上的企业雅畈投入强度达到2%以上。创新质量明显提高,新药注册占药品注册比重加大,一批高质量创新成果实现产业化,新药国际注册取得突破。在六大政府工程中,创新能力提升工程也被排在首位。
在《指南》所列生物药、化学药新品种、优质中药、高性能医疗器械、新型辅料包材和制药设备六大重点发展领域中,业内普遍认为生物药和中成药将成为未来产业发展的重点。
分析人士指出,我国的生物技术跟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相对较小,完全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努力实现追赶、超越。而多部委也已下发文件明确支持中成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