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动我国PPP模式持续健康发展以提高民企参与热情
今年以来,为应对我国经济增速下行压力,PPP模式加速推进。民营企业也纷纷看好PPP的市场机遇,参与到项目建设中来。不过,在这个过程中,还要完善政策保障,提升项目的质量,破除制约民营企业参与投资的体制机制障碍,提升其参与PPP的积极性。
近两年,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在我国呈现快速发展势头,在有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面临一系列挑战,其中就包括民营企业参与度的问题。如何引导、帮助民营企业更好地参与PPP项目,推动我国PPP模式持续健康发展,成为当前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项目推介力度加大
“民营企业是否有意愿参与PPP投资,是否能深度参与其中,是衡量PPP项目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日前,在国家发展改革委投资司、全国工商联经济部共同召开的“2016民营企业PPP投资项目推介会”上,清华大学PPP研究中心共同主任杨斌如是说。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依然错综复杂,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长期性、结构性矛盾交织叠加,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
全国工商联经济部部长谭林表示,今年上半年,国务院和有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大了对已出台政策措施落地、落细、落实的推进力度,在这些重大举措的激励下,民间投资出现了一些积极的信号。
“在此背景下,向民间资本推介一批适合民间资本特色和盈利预期的PPP项目,对于激发民营企业的活力、促进经济的增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他说。
从实际工作情况来看,政府各部门也纷纷加大了PPP项目工作的推进力度。比如,国家发改委建立了首个部委层面的PPP项目库,财政部先后推出了3批PPP示范项目,等等。
看好PPP市场机遇
“PPP是民营企业,尤其是民营施工企业转型的途径之一。”龙元建设集团总裁、龙元明城董事长赖朝晖表示,随着房地产市场逐渐降温,传统民营施工企业的市场也会缩减。与此同时,政府公共事业更多采取PPP模式来建设,如果民营施工企业也能顺利参与其中,这对我们也是一个绝好的转型机遇。
赖朝晖的看法并非个例。据全国工商联发布的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报告显示,2015年有99家500强的民营企业参与了PPP项目,比上年增加41家,增长70.6%。有意愿参与的企业数由上年的136家增加到164家,增长了20.59%。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民营企业参与PPP项目,有利于促进民间资本有效益、有效率地投资,也有利于打破“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让民间资本进入更多的领域和行业。
但是,民营企业参与PPP项目还需要突破一些障碍。谭林表示,当前,某些地方政府部门在推荐PPP项目建设的具体操作环节和执行层面,对民营企业还采取了一些限制性措施,如项目信息不透明、明招标暗许配,设置高额项目诚信金或保证金等,拒绝与民营企业对接。
此外,有企业界人士向记者表示,民营企业对PPP项目是非常感兴趣的,但是否真正参与,还要看项目质量。从过去经验看,部分PPP项目的投资收益并不理想,或者项目本身并不适合民营企业,也导致了民营企业参与热情下降。
逐步克服困难障碍
“民营企业参与PPP项目建设肯定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当中有很多的困难和障碍,但是对前景要有信心也要有恒心。”国家发展改革委投资司副司长韩志峰表示,从政府方来讲,要真心实意欢迎民营企业参与,不能只停留在口头、口号上,要继续简政放权,破除制约民营企业参与投资的体制机制障碍,着力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调动民营企业积极性。
光大国际总经理王天义认为:“民营企业投资PPP项目,政府既要造舆论,也要给予政策鼓励和资金扶持。此外,在一些民营企业更有优势的领域,还要重点向民营企业倾斜。”在他看来,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优势可以互补,资金规模不大的或者是社会服务类的,让民营企业做效果可能更好。
“实力较强的民营企业参与PPP项目建设,要以推动地方政府经济转型和产业发展为目标,要能够扎根当地发展。专业优势明显但实力较弱的民营企业,要在自身优势基础上与资本实力、品牌优势较强的企业展开合作,提升自身竞争力。”碧水源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程发彬说。
谈到未来PPP的发展,赖朝晖说:“我们希望能够进一步完善政府与社会资本的合作办法,使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后能得到权益上的保障。基础设施投资和公益特许经营法等法律的制订,能够更多地保障民营企业合法权益。此外,希望未来能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加快PPP项目前期工作信息和披露机制建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