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艺“脱百”只是时间问题 百度是否又能成人之美
爱奇艺,这家一点也不百度范儿的百度系公司,已经是视频行业第一。爱奇艺终于到了可以成年的时候,只是这需要百度同意。
百度投资成立爱奇艺的时候,不管是李彦宏还是龚宇,可能都并不清楚视频网站究竟该如何盈利,何时会盈利。对百度来说,爱奇艺是战略卡位的棋子,不能少;对爱奇艺来说,百度是乘凉供血的靠山,不能失去。6年后,视频网站终于集体迎来“内容付费”的时代。爱奇艺今年6月付费用户数就突破2000万人,春天指日可待。
然而羽翼丰满的爱奇艺,已经不想继续栖身百度之下。但是从百度来看,好不容易养大的孩子,总不能说放走就放走。
爱奇艺单飞?不容易。
此消彼长的6年
2010年4月,百度和Providence共同出资,成立爱奇艺(当时名为奇艺网)。从成立到现在,已经6年。这6年,百度因为在移动端踏空,加上百度贴吧一系列负面新闻,连BAT的位子都险些丢掉。爱奇艺则凭借自制剧《盗墓笔记》,打开了“内容付费”的大门。
这六年,百度“消”,爱奇艺“长”。
两相竞合“中间页”
2011年,李彦宏提出百度的“中间页”战略。所谓的中间页,就是指网站在流量分发路径中,处于百度搜索到最终服务之间的中间位置。简单来说,搜百科进入百度百科,搜机票进入去哪儿,搜问答进入百度知道。相应地,搜索视频会进入爱奇艺,而不是优酷、土豆(当时优酷和土豆还是两家)。这也是百度投资爱奇艺的初衷。2011年11月,奇艺正式宣布品牌升级,启动“爱奇艺”品牌;2012年11月,百度全资收购爱奇艺。
当时,百度投资公司有两个标准:第一,从行业第三开始;第二,只收购,不占小股。这种投资风格,或许源于对自己流量的自信,“只要我掌握了搜索入口,超越这些行业老大只是时间上的问题”。在PC时代,这种自信倒也合理。用户在电脑上想直达自己想要的内容,基本上都要通过百度,搜索成了黄金入口。
在这样的战略下,百度并没有选择当时如日中天的优酷、土豆,而是自己培植爱奇艺。爱奇艺也成为“中间页”的受益者。
甜也“中间页”,苦也“中间页”
当然,百度对视频之所以这么青眼有加,跟Google也密切相关。
早在2006年,Google就以16.5亿美元的天价收购了YouTube.2012年,YouTube给Google贡献24亿美元净收入,对“中国的Google”百度来说,加码视频业务显得有章可循。
到2012年11月,百度全资收购爱奇艺;2013年5月,百度又全资收购PPS,并入爱奇艺。这时的李彦宏将充满浓浓技术风的“中间页战略”形容为:“连接人与信息”。“中间页”战略深化下的爱奇艺,享受着与百度的甜蜜。
然而,或许正是因为沉浸在“中间页”战略之中,当Google在布局移动端新业态,比如安卓手机系统,抢占移动化浪潮中的核心位置时,百度还停留在PC时代的“中间页”。
这一回,百度根本没能力借鉴Google了。
百度可能意识到危机,但没想到危机的来临之快。就连百度自己的核心搜索业务,也在移动互联网冲击下,延展性大大受损。“流量贩子”的生意,突然不那么好做了。2013年下半年,移动互联网市场爆发,之前执迷于通过搜索连接人与信息的百度,有一天突然发现,用户可能更喜欢打开一个App来直接找内容。
这也意味着,“中间页”用来攫取流量的价值,被移动端化解于无形。
于是,百度也逐渐将自己的战略思路转变为:连接人与服务。19亿美元收购91助手抢占移动端入口,拿下糯米团进军团购市场。
在2014年这个节点上,爱奇艺对百度想必是“又爱又恨”,恨的是百度抛下中间页战略后,不愿意继续烧钱了;爱的是从此没了百度的束缚,爱奇艺顺利引入了小米、顺为3亿美金战略投资。
爱奇艺笑,百度愁
2013年,20.88亿元。
2014年,39.83亿元。
2015年,76.7亿元。
这是爱奇艺近3年的营收成本。
过去几年,视频市场就是一片火光,拿到小米投资的爱奇艺成了“人民币玩家”,在市场无往不利。优酷土豆赴美上市多年,在投资人施加的盈利压力下,根本没有办法用烧钱的方式开拓市场。
百度万万没想到,原先允许爱奇艺独立融资,纯属战略调整下的无奈之举,反倒使得原本勉强排上前四的爱奇艺,爆发出惊人的能量。另一方面,爱奇艺结结实实的业务增长数据,让百度只能继续投资。尽管,烧钱烧得确实有点多。
与此同时,百度开始了O2O战略。百度糯米、百度外卖、Uber,承担起连接人与服务的重担,李彦宏甚至扬言:“未来会掏出200亿美金进军O2O领域”。
显然,即使是百度也架不住这般烧钱。李彦宏提出“三不原则”,不追求绝对控股、不划分阵营、不害怕洗用户。2015年8月,百度推出的“航母计划”,为这一原则的执行打开方便之门:“除了百度外卖和91桌面以外,未来百度还有可能把包括百度糯米在内的其他10多个项目进一步对外部投资者开放”。
爱奇艺单飞路径
今年4月,百度将百度视频拆分,进行独立运营,单独融资10亿人民币。
尽管,百度声称百度视频与爱奇艺并不会相互抵触,但实际上竞争已经形成。百度视频宣布打造“PGC分发第一平台”,在愈演愈烈的版权争夺战中,已经与爱奇艺有了直接的利益冲突。
今时不同往日,乘着内容收费的这股浪潮,爱奇艺有底气不用继续躲在百度的年报之下。自立门户,被写上了时间表。
私有化失败,上市难。
今年2月13日,李彦宏和龚宇以28亿美金估值,提出收购百度持有的80.5%爱奇艺股份。到7月25日,这份私有化要约被正式撤回。
首当其冲的原因,是战略新兴板和注册制的推迟。为了扩大市场份额,爱奇艺在2015年、2014年、2013年亏损额度分别为23.8亿元、11.1亿元、7.43亿元;现行A股发行制度下,3年必须盈利的财务硬性指标,几乎宣判了爱奇艺短期内在国内上市的死刑。
28亿元的估值,也被投资人和外界认为偏低。有人替小米喊冤,当初投了3亿美元,28亿元估值“顶多相当于小米存银行的利息”。
行业竞争激烈,再次出现合并?
先看看国内视频行业激烈的竞争格局吧。
合一集团(优酷土豆)、爱奇艺、腾讯视频以及依靠A股市场迅速崛起的乐视网,形成“三英战吕布”的四巨头格局。
各家几乎都有各自所长。优酷土豆私有化完成之后,在阿里的关怀中寻找下一波野蛮生长的机遇;腾讯视频背靠用户数和现金流都丰富的腾讯,成为典型的“高富帅”;在BAT包围圈中,乐视视频靠着在创业板积攒的能量,打造出贾跃亭口中常说的“乐视视频生态”。
从几项数据来看,爱奇艺靠着之前烧钱抢位,已经成为视频行业的老大。市场占有率迅速提升后,爱奇艺也展开泛娱乐布局,打造以IP为核心的产业链。广告、用户付费之外,电影、动漫、游戏、电商,每一个领域都有十足的想象空间。
倘若其余三巨头中的任何一员“吃”下爱奇艺,都将无可争议地成为行业绝对老大。这其中,最有潜力的是腾讯。优酷土豆合并尚在消化;乐视想象力虽丰富,但其更注重业务协同,单纯壮大视频业务暂时也不太可行。唯独腾讯,一方面财大气粗,即使全资收购爱奇艺也不在话下;另一方面,腾讯视频更加擅长新闻和资讯,爱奇艺更擅长自制和娱乐,双方可以优势互补。
不管路径如何,羽翼渐丰的爱奇艺“脱百”只是时间问题,关键是投资各方利益如何“雨露均沾”,百度是否又能成人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