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机械制造商开拓海外市场 推进国际化战略
近年来,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小有波澜,但总体上依然处于低位运行的状态,产业科技新闻从智能制造动态中获悉:近年来,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小有波澜,但总体上依然处于低位运行的状态,企业压力依然不容小觑。为化解市场下行压力与挑战,中国工程机械制造商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深度推进国际化战略。
众所周知,自2011年下半年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疲软,工程机械行业陷入了持续时间最长的低迷期,库存庞大、应收帐款激增、产能过剩等问题让很多工程机械企业倍感压力。进入2015年,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尽管国家出台“一带一路”的相关战略决策,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小有波澜,但总体上依然处于低位运行的状态。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中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貌没有改变,但下行压力仍在。为确保发展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中国进一步落实“一带一路”战略,推进经济、产业结构调整,打造新驱动级,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在此利好背景下,面对全球化进程日益加深的形势,“单枪匹马”抢市场早已不能站稳脚跟,工程机械企业在市场、产品、技术、人才、管理等方面都需要整合各方资源,实现效益的最大化。在众多企业抢占“一带一路”先机、发力海外市场之前,需要认清优势及不足、了解沿线市场的需求,以更精准的优势打入海外市场,从而在最短的时间实现最大的提升。目前,不少工程机械企业已在布局海外市场过程中取得不小成绩。
徐工:升级品质服务 发力国际化市场
早在2012年,徐工就完成对全球混凝土机械领先者德国施维英公司的收购,进一步巩固了徐工的混凝土机械板块。而在过去的几年,徐工又顺利完成了对施维英公司的整合,与施维英进行技术融合,充分吸收德国先进成熟的技术。
此外,为抢占海外市场,徐工在欧洲、美国、印度和巴西建立了研发中心,构建极具创新活力和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研发平台。徐工在中国、美国、德国、荷兰、波兰、奥地利、巴西、印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设立了生产工厂,汇聚国际最前沿的工艺技术和最顶尖的工艺装备,确保实现产品的高品质和高可靠性。目前,徐工已经拥有一支6000多人的强大研发队伍,汇集了中国、德国、美国、日本等200多名工程机械专家在全球各地服务于徐工创新工作。
中联重科:出口业绩连年攀升 加快完善服务体系
近几年,在强大的研发能力支持之下,中联重科技术团队充分考虑产品的工况性能和各国的气候条件,开发了多款受到广大海外客户青睐的适销产品,出口业绩连年攀升。资料显示,多年来中联重科工程起重机产品在印尼市场的中国同行业产品出口属于数一数二的地位。同时,中联重科在海外服务方面进一步升级,通过完善的配件体系、及时的响应速度获得了印尼客户的青睐。
为提升相应服务速度,中联重科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强化、增厚其重点区域的配件、服务和培训支持体系,而印尼便是重点布局的国家之一。今年以来,中联重科完成了印尼雅加达中心配件库和外岛配件分库的建立,配件供货更及时、完善。服务方面,在代理商全国服务网络基础上,中联重科建立了自身中资工厂服务工程师队伍,沟通更顺畅、服务更贴心。
中信重工:深耕海外市场 实现重大突破
与菲律宾世纪顶峰矿业公司签订9.56亿元大单、中标阿尔及利亚日产6000吨水泥厂“交钥匙”工程、签订巴基斯坦GCL公司2×250TPH粉磨站EP合同等,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在“一带一路”上一连串的大动作,凸显了中信重工的品牌价值和“核心制造综合服务”的国际竞争优势。
作为世界最具竞争力的水泥装备供应商和服务商,中信重工积极践行国家发展战略,以高端的技术和装备的输出,加速企业的国际化进程。迄今为止,中信重工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立了8个海外公司或办事处,7个备件服务基地,实现了国际化的研发、营销、制造、服务,初步完成了国际化布局,市场范围已经覆盖“一带一路”沿线30多家国家和地区。
近年来,通过整合全球顶级技术、研发资源,消化吸收世界领先技术,推动自主创新,中国工程机械制造商紧跟全球产品、技术趋势,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升级换代产品,全面更新了中国工程机械行业产品型谱,推动产业产品和技术体系接轨世界。尤其是在高端、高附加值、大型化领域,中国工程机械制造商屡或突破,甚至不断刷新世界纪录。相信我国工程机械企业在强强联手下必将共同探索出行业发展的新模式、新方向,助推工程机械早日走出“寒冬”,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