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行财报蕴含了特别的含义 房贷成银行“必争之地”
昨日晚间招商银行披露了2016年中期业绩报告,除了继续让人艳羡的352亿元净利润外,还有一组数据蕴含了特别的含义:上半年招商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为6069.45亿元,比去年底增加了1156.79亿元,增幅达23.55%。这一投放额度,已接近去年全年的房贷投放额总额。更重要的是,招商银行贷款和垫款总额较上年末仅增加了2013亿元,也就是说上半年招行超过一半的新增贷款是房贷。
房贷成银行“必争之地”
这一组数据与刚刚公布的7月信贷数据遥相呼应。7月人民币贷款增加4636亿元,其中住户部门贷款增加4575亿元,也就是说7月新增贷款几乎全部都是房贷。在目前宏观环境下,选择房贷显然并不是招商银行一家银行独特的策略,而是整个行业的趋势,整个银行业正以房贷作为“保利润降风险”的突破口,对房贷投放呈“你争我赶”的竞争态势。招行在本月庆祝其零售贷款首次破万亿时,在官网上坦承: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和经济持续下行引发的资产荒、投放难、风险高等不利情形下……包括招行在内,大力发展零售贷款在内的消费金融已被商业银行列为扭转眼下局势的突围之路……而零售信贷特别是房贷、消费贷由于其定价灵活、不良率低成为各银行信贷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之一。以房贷为例,年初至今,招行积极抢占优质的住房按揭市场份额,实现全行住房贷款较年初增量超千亿元。这一数据远超招行年初设定的投放目标,半年的房贷投放额度实际已超全年计划投放数。同时,为优化资产结构,招行房贷占比在整个零售贷款份额中不断提升,相关数据统计,招行房贷业务在规模上保持持续领先,且2015年份额提升列同业第一,市场占有率在2015年提升了0.7个百分点。
房贷成为了银行的香饽饽,一个是因为利润、二是因为风险。更为重要的是,在当前环境下,银行已经陷入惜贷困局,房贷或成为当下银行的“救命稻草”。
利润
从招行最新公布的半年报中可以一窥,房贷相对于其他类别的贷款利润颇丰。招行半年报显示,在零售贷款余额小于公司贷款的情况下,招行零售贷款利息收入超过公司贷款62亿元。具体来看,该行上半年公司贷款1.5万亿元,利息收入338亿元,平均年化收益率为4.52%;零售贷款1.28万亿元,利息收入400亿元,平均年化收益率为6.28%。
风险
银行贷款利率可划分为无风险利率和风险溢价。泰国君安银行团队研究发现,不管在何种经济情况下,我国商业银行历史贷款平均利率大致在6-8%之间波动,也就是说银行贷款利率呈刚性特征。在经济情况不好的情况下,因为企业的风险溢价升高,在刚性贷款利率下,贷款利差收益已经无法覆盖企业违约风险所可能造成的损失。结果就是倒逼银行只能做低风险业务,如房贷。(分析详见《银行惜贷困局 或是谁也无法解开的死结》)
国泰君安银行团队也对银行的“难处”做了解释:
惜贷行为的加剧,也反映了银行自身经营压力加大,比如不良处置压力较大。历史上看,银行不良包袱过重时,都会影响正常的信贷投放。私人部门的信贷疲弱,使银行放贷更加依赖政府部门和房地产销售:7月信贷几乎全是个人按揭,另有对公长贷(多为政府部门)。
对未来的展望
兴业证券在最近分析商业银行和房产市场关系的报告中认为,未来商业银行只能继续向按揭贷款进行配置:
房地产本质是货币现象,是社会财富在不同资产之间重新配置的最终体现,更多的可能不是增量概念,是存量重新配置概念。如果我们可以深谙商业银行这一最大资产配置主体未来动向的精髓,我们必然能够抓住时代的大趋势。对于中国的商业银行,这一中国最主要的存量财富资产主体而言,我们现在看到的,以及未来判断的趋势就是,它必然长期持续增加对于按揭贷款的配置。这一论断就是我们系列一阐述的最核心理论,这是它在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自由化背景下的必然选择,它必然不愿意承担其他资产配置带来的不必要的风险。
而国泰君安银行团队则对当下这种趋势表现出一定的担忧:
银行信贷回避了风险较高的私人部门,有可能暂时使其账面不良企稳(因为风险较高的贷款类别被回避了),但长期看,这对经济增长造成负面影响,根本上还是影响银行资产质量的。而且,对于部分还未抽回的私人部门贷款,则有可能恶化其风险。房地产价格目前已处高位,居民购房杠杆被迫继续提升。若价格再走高,影响销售,则会导致按揭信贷需求也走弱,到时候每月信贷投放就更成问题了。且资产价格风险也更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