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建设难在哪里?六大问题制约海绵城市建设
北极星节能环保网讯:今年夏天,我国部分地区连遭暴雨袭击,给居民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和危害。甚至一些城市作为“海绵城市”试点,花费上百亿的资金建设上百个海绵化项目,但并没有产生预想中的效果,依然难逃“雨涝”的困境。
海绵城市建设难在哪里?如何让一些城市告别“一下雨就看海”的尴尬境地?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俞孔坚教授在近日出版的《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中指出,要疏通自然之筋络,建立生态基础设施。
“我们把大江大河全部裹上水泥,用无度的水利工程来试图防范水患。但水患越来越严重,裹住了大自然的那双脚,江河自己不能调节雨涝。许多城市或是靠埋排水管道,或是靠疏通和改造下水道来解决城市内涝问题,结果是治标不治本。”俞孔坚说。
俞孔坚认为,海绵城市实际是个综合性的平台,是以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为特征,以构建跨尺度水生态基础设施为核心,通过区域性的城市防洪体系的构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栖息地的恢复、文化遗产的保护、绿色出行网络构建等,最终综合解决洪涝、干旱、拥堵等一系列“城市病”。
但同时,俞孔坚也认为海绵城市的建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当前还有一些问题制约着海绵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俞孔坚列举了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理解不到位,将海绵城市混同于LID(低影响开发),而没有从区域、城市和街区多个尺度系统去解决问题,丢了西瓜捡芝麻。二是部门隔阂。有些城市的部门观念陈旧,怕淹了自家的一亩三分地,“小脚园林”价值观根深蒂固,阻碍海绵建设工程。三是被商家错误引导,以为铺渗透地砖和管道及修建蓄水罐就可以代表海绵城市。四是投资渠道不畅,只热衷争取国家补助,没意识到这是每个城市自己的义务。五是误以为建设成本很高,社会投资商夸大工程造价,PPP模式不健全。六是资本主导,技术落后,国有大公司垄断工程,技术支持缺乏。
俞孔坚特别指出,海绵城市主要是要疏通自然之筋络,建立生态基础设施,投资并不比城市绿化工程大,而且提高城市综合价值。我们可以因地制宜建造雨洪公园,通过挖填方的平衡技术,建造出深浅不一的水坑和高矮不同的土丘,沿四周布置雨水进水管,低洼地承接和过滤雨水,这就形成蜂窝状的海绵系统,减小城市排水管压力。建立这样的公园,造价不到一般公园的1/4。
比如,由土人景观设计公司设计的广州天河智慧城里的大观湿地公园,就是结合地势因地制宜开挖出连串湿地泡为海绵蓄水体中心,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综合措施,将公园建设成为集水质净化、雨洪调蓄生态循环以及休憩科普旅游基地于一体的多功能生态湿地公园,在暴雨到来之时,整个公园能够从容应对。
在俞孔坚看来,建设海绵城市有三大关键策略——消纳、减速与适应。“消纳”对应的“海绵”哲学是就地调节水旱,不转嫁异地;“减速”对应的是让水由狂野变得平静,自净并滋育万物;“适应”对应的是以柔克刚、和谐共生。更多情况下,三大关键策略组合运用,才能形成“源头消纳滞蓄,过程减速消能,末端弹性适应”的生态防洪和雨洪管理工程模式。
在俞孔坚看来,建设海绵城市要将本土性与国际性相结合,并应用古今中外丰富的海绵技术遗产,尤其是创造性地吸取中国五千年的乡土农业、城镇建设和乡土水工遗产的智慧,进行真正绿色的海绵城市建设,而避免高投入和高维护成本的灰色“海绵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