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二类疫苗短缺 业内呼吁新政不应一刀切
近日,河南、安徽、江苏、山东、江西等多地被曝出现疫苗短缺的情况,有的地方已经持续了一两个月。其中,尤其以自费的二类疫苗居多。一位业内资深人士指出,这是因为新版《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简称疫苗新政)将中间流通环节切断了,改变了原先固有的供货形态,这是二类疫苗出现缺货的原因之一。
国务院于4月25日公布疫苗流通的新政,其中二类疫苗将全部由省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集中采购,不再允许药品批发企业经营疫苗。另外,新政对冷链运输要求较高。
九州通某区域负责人向记者指出,新政对药企的配送能力要求很高,但药企并不具备这种配送能力,从而导致疫苗配送难、部分地区出现二类疫苗断货现象。
在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副会长牛正乾看来,在流通企业实施疫苗一票制(由生产厂家与疾控中心等医疗机构直接结算),取消流通环节,部分造成了目前二类疫苗断供的状况。
多地二类疫苗短缺
近日,河南、安徽、江苏、山东、江西等多地曝出疫苗短缺,尤其是二类疫苗。如济南,郑州、广州、南京等全国不少地区出现了“狂犬病疫苗”断货、手足口疫苗无法在全国推广等问题。
6月14日,国家卫计委、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又发布修订政策,称各级疾控机构在4月25日前购进的第二类疫苗,在12月31日前,可按照逐级供应方式供应。不过,这似乎无法解决目前二类疫苗面临的问题。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卫生部门负责人说,疫苗批发企业全部出局,原来最基本的二类疫苗销售通道不存在了,而很多省份目前还未能设立疫苗采购平台进行招标。比如山东、安徽等省份就公开表示,建好疫苗招标采购平台,至少要等到年底。
据江西省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筹建平台涉及开发系统、增加模块、引入品名,还要进行相关认证,至少也要到年底才能筹建完毕。
冷链运输的改变亦是影响疫苗供货的重要因素。新政要求,疫苗生产企业直接向县级疾控机构配送二类疫苗,或者委托具备冷链储存、运输条件的企业配送。配送企业不得将所接受的委托配送再次委托。
据了解,此前基本上是将疫苗发到省级疾病预防中心,而现在变成要求疫苗企业直接配送到县级。我国共有374个县级市,1636个县,852个市辖区,总计2863个县级疾控中心。相比过去,显然该规定对于配送能力的要求更大,而目前我国并没有企业具备全国配送的能力。
上述九州通负责人向记者指出,对于大多数小型疫苗企业来说,实时监控温度记录是很难做到的,唯一的办法就是冷藏车+GPS系统,但这样运输时效性差,成本高。
与此同时,区县疾控中心的疫苗储存也存在风险。据江西某县疾控中心相关人员介绍,以往大批疫苗存储在省疾控中心,区县级仅仅是做接种疫苗中转使用,而现在区县级冷库却要承担冷链储存的作用。
疫苗“一票制”遭质疑
消费者无法正常接种二类疫苗,而疫苗生产企业亦“难受”。
沃森生物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目前正在按照国家政策在执行,业务确实有影响,但具体业绩影响情况要看2016年上半年报。
另以手足口病疫苗为例,该病每年6至8月是高发期,但据了解,尽管中国医科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昆明所及北京科兴生物公司两家机构,于今年3月及5月分别上市相应疫苗,但截至目前市面上仍然难寻踪影。北京科兴生物公司政府事务兼公共市场总监殷小梅介绍,其五月份上市了90万只疫苗,但目前发出去的省市只有两三个。
在业内人士看来,尽管6月份出台了相关调整过渡期政策,但是还未能恢复二类疫苗的市场秩序,并化解各地供货紧张和断货问题。而针对疫苗的特殊性,相关部门在制定政策时有必要留出微调的空间,以保障新旧政策衔接有序。
“新旧政策的衔接没有做好,从某种意义上看,这次疫苗新政的出台是疫苗安全事件倒逼出来的,包括各地疾控部门、生产企业等都没有做好充足准备,所以会导致目前手忙脚乱的现象。”
而在牛正乾看来,疫苗领域从企业到医疗机构,实行由生产厂家与疾控中心等医疗机构直接结算的一票制,将中间的流通环节斩断,这其中隐藏了各种风险,而在新政实施不久后即爆发出疫苗严重短缺、断货等情形。
原本新政实施是因为二类疫苗流通链条长、牟利空间大,国家卫计委主任李斌亦公开表示,这次要“把中间环节留下的可趁之机,彻底地斩断了”。
但从目前执行结果来看,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而一位业内资深人士则表示,不认可目前将医药流通“出局”的相关政策,因为从生产企业角度而言,再去做冷链物流,耗费企业的人力物力,大幅增加成本,而且很多小企业亦不可能达到专业水准,反而会产生各种安全隐患。“社会的明确分工是为了提高效率,可以对流通领域进行监管,但不能无视流通领域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