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国际 >

库克和郭台铭都去了印度 要“将生产线搬到印度”?

2016-05-24 09:10:00

 

来源:

印度市场潜力不可斗量。“印度是一个非常大的潜在市场,中印两国经济互补性很强。但目前两国贸易额只有700亿美元,相对于我们这么大的市场、这么大的国家、这么多的人口,这个贸易额还很小。”在一次国际经贸合作论坛中,中国驻孟买副总领事严华龙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

印度人喜欢称自己的国家为“IncredibleIndia”,寻求人生真谛的旅途中总少不了这一站。但如今,印度的标签中也许很快就要加上一个“MadeinIndia”了。无论是全球电子消费品代工巨头富士康,还是多次登顶全球市值榜的苹果近日都显示出了对印度的浓厚兴趣。

上周六,苹果CEO蒂姆·库克在新德里会见了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并表示正在认真地考虑“将iPhone生产搬到印度的事情”。此前的几天,库克刚刚在中国出席了一场有关AppleStore的开发者论坛,还爬了长城,但在印度,他把更多的时间留在了“商务洽谈”上。一个值得关注的背景是,在全球智能手机放缓的大趋势下,苹果今年一季度在印度的销售额猛增56%。

比起苹果,全球代工企业富士康似乎表现得更加积极。从去年开始,十几家制造工厂、200亿美元的投资、对再生能源与电商等行业的介入,这家制造业的巨头对印度的野心显然不仅仅是一两个项目。

印度市场潜力不可斗量。“印度是一个非常大的潜在市场,中印两国经济互补性很强。但目前两国贸易额只有700亿美元,相对于我们这么大的市场、这么大的国家、这么多的人口,这个贸易额还很小。”在一次国际经贸合作论坛中,中国驻孟买副总领事严华龙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

事实上,随着中国制造产能过剩现象加剧、人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变化,制造企业的“赴印”迁徙似乎已经不可避免。从去年手机厂商集体在印度设立工厂,到如今苹果产业链上下联动到访印度,“下一个世界工厂”似乎已经渐成雏形。不过,问题来了,它会取代“中国制造”吗?

“将生产线搬到印度”

库克的印度之行仍在继续,并且渐入佳境。

当地时间上周五库克接受了印度电视媒体NDTV的专访。在40分钟的访谈中,库克展现了开发印度市场的野心并详细谈及了针对该市场的重要举措,包括考虑将该公司的“全部”生产线搬至这个潜在的巨大市场。

据《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了解,一季度苹果一共销售了5120万部手机,目前仍是全球销量最大的单一手机品牌厂商。而负责生产苹果手机的主要代工厂富士康目前的生产线集中在中国的深圳以及河南等地,涉及生产线工人在几十万人以上。如果库克对于搬离生产线是“认真”考虑过的,这将对中国工厂的产能产生不小的影响。

长期以来,印度一直希望其数量庞大的廉价劳工能使该国成为继中国之后世界下一个制造业发动机,但印度的雄心壮志受制于糟糕的基础设施和复杂的劳动法规。不过,随着纳伦德拉·莫迪的上台,印度的整体制造环境正在得到改善。在此前的选战中,莫迪承诺要为每年进入就业市场的1000万到1200万印度人创造就业岗位,而制造业则成为了拉动就业的首驾马车。

据悉,在会谈中,库克向莫迪阐述了苹果公司在印度的未来规划,他表示将在印度班加罗尔建立全新的iOS应用设计与开发加速器及在海德拉巴启动地图研发中心。而莫迪则希望科技巨头苹果能为“数字印度”项目添砖加瓦。“数字印度”是莫迪政府眼下最为关键的项目,目的是带领印度转型成为数字推动型社会以及知识经济体。

事实上,早在去年,富士康就表态支持“印度制造”,该公司称看到了在印度打造中国式工厂设施的“巨大潜力”。而在记者多次联系中,富士康全球发言人均表示正在印度与当地政府洽谈有关制造工厂的合作事宜。

“集团将在包括安德拉邦、古吉拉特邦和马哈拉施特拉邦等在内的5个邦兴建首批生产工厂,并在未来5年内将设厂地点扩展至印度其他邦。集团还计划在德里、孟买、班加罗尔和海德拉巴等城市打造数据中心和产业孵化基地。此外,富士康还将投资印度互联网创业公司、小型企业,以及本土手机制造商。”富士康掌门人郭台铭如是说。

在规划中,富士康将在2020年,在印度国内兴建10家至12家生产工厂,并创造至少100万个就业机会。

而在近期,见诸印度当地媒体的消息则是富士康拿到了马哈拉施特拉邦的1200英亩土地,这意味着一年半后,富士康将很有可能在该地区生产苹果手机。

下一个世界工厂?

将中国的工业能力输到海外,目前来看已经是大势所趋。

以手机厂商为例,不少品牌厂商已经开始在印度设立工厂以及招聘员工。

“我们决定在印度投资建厂,地点在德里附近。”金立手机总裁卢伟冰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如是说。

而根据此前的信息,vivo也已与印度政府进行交涉,并获得批准。内部人士透露在未来的3或4年内,vivo将可能在印度的吉尔冈市开设工厂。而华为荣耀总裁赵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华为对印度市场正在酝酿新的计划,不排除在印度建工厂。

而除了手机厂商,更多的电子信息科技公司已经提前一步进驻印度。

哈里亚纳邦位于印度西北部,除了传统的农业和工业外,电子信息产业正在该地区崛起,例如,三星、IBM、通用电气、塔塔在该邦的第一大城市古尔冈等主要城市都设立了分支。

中国企业中,中兴就智慧城市的建设计划已与哈里亚纳邦达成投资意向,数据服务商浪潮集团也计划投入1亿美元在该邦建立分支。

不过,在记者的走访中发现,由于国内生产线较为完善,以贸易进口方式对于国产手机厂商进入印度市场也许更为适合。一般快的话,从下单到印度仓库的入库,订单周转周期在8天左右,从中国香港转运非常便捷。

对于成本上中印两国的对比,印度当地的一名中国手机代理商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很多厂商加大对印度的工厂投资缘于印度不断调整的进口关税。“每个邦的税收也有所调整,这直接影响了手机以及周边如芯片的利润。”有消息称,从去年3月起,印度政府为鼓励国内产业生产的在地化,将移动设备的进口税率由原本的6%大幅调高至12.5%,而记者从当地了解的数据则是从2%升至14%。

“相比之下,选择印度本土制造,或者和当地代工厂合作,从税收角度来看,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一国产手机厂商对记者说。

但TCL集团董事长兼CEO李东生则认为在当地建工业基地,有利于进入当地市场以及发达国家市场。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发达国家从巴西、印度进口的关税,低于从中国进口的关税,所以海外基地还有助于品牌厂商进入发达国家市场。

龙象之争

2015年第四季度,印度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大型经济体。去年四季度,中国GDP增长6.8%。印度已经领先中国0.5个百分点。而去年中国经济增速为6.9%,这也是1990年以来中国全年GDP增速首次跌破7%。

在制造环节,摆在中国企业面前的是不可避免的成本压力。

此前美国波士顿咨询集团出具的一份调研数据显示,“中国制造”成本已接近美国。该报告分析了全球出口量排名前25位的经济体,以美国为基准,中国制造成本指数是96,也就是说,同样一件产品,在美国制造成本是1美元,那么在中国则需要0.96美元,可见双方的差距已经极大地缩小了。

该报告认为,中国的制造业面临很大压力。10年前,中国的制造成本低,而如今成本却水涨船高。原因有三:一是因为中国工人的薪资提高了,中国从2004年的4.35美元时薪涨到2014年的12.47美元,涨幅达187%。二是汇率,2004年至2014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升了35%。三是能源成本,中国的电力消耗,从2004年的7美元/千瓦时上升至2014年的11美元/千瓦时,而天然气成本则从5.8美元/百万英热单位升到13.7美元,涨幅138%。

除此之外,也许“疯涨”的还有地皮价格。在创新之都深圳,今年3月的新房成交均价高达49989元/平方米,环比上升3.9%,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上涨3.7%,同比上涨62.5%,同比涨幅连续第16个月居于全国首位。对于电子企业扎堆的深圳来说,这并不是什么好消息。

而相较之下,印度的人力成本更低,而这也催生出了“更具成本优势”的产品。此前,为了抢占印度的智能手机市场,印度本土手机厂商高调推出了一款实际售价只要24元人民币的超低价智能手机,消息一出引发各界关注。

对于中国与印度的比较,来自印度并以新兴市场发展作为研究方向的哈佛商学院教授帕利普·克里士纳此前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颇为中肯地说:“现在很多人关心印度经济增速是否超过中国,但我认为有一定的欺骗性,因为印度本身的基数比中国低很多,所以仍存在较大差距。当然,印度的吸引力也在于,如果你现在来到印度,可以经历像中国过去20年那样一个快速增长的过程。”

但也有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中国手机厂商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印度目前并没有成熟的产业集群,对于建厂来说,在短期的周边成本消耗会比较大。“此外,虽然制造成本会较中国低一些,但是从效率和质量角度看,还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因此短期内中国制造仍具有强大的竞争力。”该人士说。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