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达转型做金融需过三大难关 内部整合难度大
试水互联网金融尝到甜头的万达集团今年开始将金融板块提到战略高度。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日前透露,万达金融今年将重点发力网络金融,列出大数据应用、征信服务、网络信贷、移动支付和飞凡卡业务等五大业务板块,并称万达金融要在三年内实现IPO。然而在分析人士看来,缺乏银行牌照的万达集团要想做金融业务困难不小。
内部整合难度大
王健林正醉心于金融领域。
万达集团日前公布的工作计划披露,2016年将对万达商业所在的地产业务大刀阔斧地砍缩,集中更大力度做金融业务。除了传统的保险、并购等金融业务外,王健林提到了要大力发展网络金融业务,并要求创出独特模式。
某分析师表示:“实际上,万达这几年也比较痛苦,尝试了电商等各方面都没有成功。后想再做回金融,金融是万业之王,估计去年的万达众筹业务尝到了一些甜头。”
与别的互联网金融平台烧钱不同的是,万达2015年在金融业务方面确实尝到了“甜头”。去年,万达金融发行的“稳赚一号”众筹产品在市场中获得了较好的反响,不仅帮助万达金融盈利,同时也加速了万达集团的资产周转率,减轻负债资本对利润的消耗,帮助万达集团向轻资产方向转型。据王健林透露,2015年万达金融集团收入208.9亿元,完成年计划的697%。
对于业务线庞大的万达来说,做金融业务需要突破的一个难关在于各业务线的整合。“从万达的产业布局来看,自己做金融也是顺势而为,其难点在于自身内部资源整合和协调的效率”,易观智库互联网研究总监马韬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
对万达转型做金融业务总体是看好的,但是没有金融基础支撑的巨头,犹如没有根基的大厦。他认为,万达转型涉足金融服务,有两个阶段需要过渡:首先内部各条线能够认可与落地;其次是跨行业间的协同价值是否能被大众认可。
王健林曾从建设银行高薪挖来担任理财总监兼银行部总经理职位的王贵亚,许以万达金融副总裁的职位,但去年10月,原万达商管总裁曲德君升任万达金融集团总裁,主持金融集团全面工作。追随王健林13年、在万达商业体系中浸淫多年的曲德君显然对内部资源整合和梳理要比外来人王贵亚更胜一筹。
难啃的征信蛋糕
在万达金融透露的业务板块中,第一次提到了征信业务。
征信需要解决数据的问题,而快钱多年来所积累的支付数据和万达所积累的消费者数据,能够为万达小贷及征信所用,在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今天,征信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就政策上来看,其市场化程度和市场规模也将逐渐提升。
不过,征信业务虽然蛋糕大,但短期内却难啃。一位征信公司的内部人士向北京商报记者透露,去年在央行备案的将近40家征信公司实现千万元收入的只有10家左右,还有大部分收入为零。由于适合企业及个人用户的产品还没有太好地落地,用户层面也不清楚怎么引入征信,有需求但没被开发,导致去年征信公司的收入情况都不太好。
征信是金融的基础,也是支撑金融服务于实体的有力保障,征信发展与其信贷业务是同步并行的,但是征信业面临一个问题,就是有效需求不足,适应国内现状的评级技术与方法也都还处于摸索阶段。
万达做征信业务的话,有一定基础。万达在全国有很多的商户,每一个商家的相关信息、经营状况、租金等都可以掌握,等于掌握了商家的征信记录,但也并非是强有力的。
银行与网络信贷的抉择
对于万达金融来说,尽管2015年实现了盈利,但缺失银行牌照却成为心中一痛。作为土豪,万达在银行牌照的获得上一直奉行的是收购政策,而并非自己申请一家民营银行。在2015年上半年工作会议上,王健林曾提到要在2015年下半年完成银行、证券、保险等三家公司的并购。但银行牌照的收购却未能完成,去年,万达金融曾有意收购大连银行,但该行终花落东方资产。
一位资深分析人士透露,地产公司一直希望能获得金融牌照,因为它们的资金永远是缺乏的,同时地产又是类金融产业,本身也需要金融平台的。
对于银行牌照王健林曾向外界发出过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此前王健林曾放言,“万达其实只需要有一个银行牌照,也不需要开什么门店,资金完全可以用P2P”,也曾多次提出要收购一家银行。而在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时,他又一改上述说法,抛出了“放弃收购银行,通过理财、某种宝、飞凡卡把结构搭起来”的说法。
由于缺少银行牌照,万达发力做网络小贷业务也是退而求其次的选择。在万达透露的金融布局中,也流露出了对网络金融的热衷,上海市自贸区给万达发放了网络小额信贷营业执照,可以在万达商业系统内通过网络开展小额业务。王健林表示,网络金融信贷余额2020年将力争达到3000亿元,其中企业信贷1000亿元、个人信贷2000亿元。
显然,在银行牌照与网络信贷的两个选项中,万达集团还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近日坊间又有传闻流出,万达与渤海银行正在接触,或与收购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