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国际 >

广州P2P“老二”主角警示:九成民营平台难存活

2015-07-27 11:31:00

 

来源:

按赖宗琰的说法,P2P是个泥潭,未来90%的民营平台会活不下去。

股市波动大,理财收益低……P2P投资是不是看上去很美?在南都理财版率先推出《P2P风险再爆:广州通融易贷提现困难》后,通融易贷法人代表、首席运营官、总经理赖宗琰主动联系南都记者,详述在过去3年通融易贷的业务情况,以及如何试图自救,但最终难以敌过行业发展困境,最终出现流动性问题。这是P2P平台出现问题后,首个愿意接受媒体采访的平台负责人,尽管阐述的为通融易贷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但其反映出来的问题具有行业共性。而赖宗琰的反思,对正在或想要参与P2P投资的市民,无疑是一个很好的警示。按赖宗琰的说法,P2P是个泥潭,未来90%的民营平台会活不下去。

事件回放:

通融易贷提现困难:涉及1200多人6300万

2012年4月份正式上线,通融易贷算是广州P2P平台中排行老二的老牌平台,其上线运行事件,仅次于今年年初出现问题的盛融在线,但是仍在今年5月份暴露出提现问题。

赖宗琰接受南都采访时表示,目前通融易贷共涉及投资人待收本息6300万元。其中,包括6100万元的本金及200多万元的利息,一共涉及投资人1200多人。其中投资金额在20万元以上的投资人70人左右,占了待收资金的一半以上。超过1万元的投资人900多人。

“我并没有跑路,但是确实陌生电话不接了,而原来的电话号码打不通。”对于外界认为他已经失联了,赖宗琰对南都称,很多投资人确实和他“失联”了。不过,失联并非他跑路,或者故意避开投资人。只是在过去的一段时间,他的生活确实因为一些极端做法的投资人的骚扰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比如,他以往常用的电话号码,因为投资人通过恶意软件不断拨打骚扰已经无法正常使用,这也使得很多投资人因此联系不上他。

自平台爆出问题以来,作为平台的负责人,赖宗琰称,生活确实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他在负责通融易贷相关催收业务的同时,也被投资者雇佣的催收公司人员堵在办公室,而他个人,赖宗琰自称,为了缓解流动性问题,已经举债超过1500万元。

从开业到败亡复盘通融易贷这三年

从广州上线最早的P2P平台,到如今已经很难重新被盘活,进入项目清收,通融易贷到底是如何走过了这三年,通融易贷和赖宗琰到底发生了什么?赖宗琰是这样告诉南都记者的。

纯线上业务:半年就停了

2011年10月份,赖宗琰和赖金茂开始一起合作成立通融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各占50%的股权。2012年2月份,盛融在线一名负责运营的高管离职,联系到此前曾在盛融担保担任总经理的赖金茂,希望一起组建P2P业务。彼时通融易贷是设立在通融投资公司下的网络事业部,包括技术在内的核心团队成员也来自盛融在线的原创业人员。双方约定,当交易规模以及注册用户达到一定量级后,将通融易贷完全独立出来、

“本来就从事民间借贷,我们觉得还是能够驾驭P2P的。”赖宗琰称,2012年4月6日,通融易贷正式上线,主要从事两个方面的业务,一是,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后,他们借鉴了拍拍贷的业务,采取线上纯信用模式。二是,结合原有的资源做线上线下业务。

据悉,纯线上无抵押业务一度是被看做是P2P最为原本的业务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借款人和投资人直接对接,平台担任信息中介。但在中国,投资人对于平台要求必须是刚兑。对于平台而言,借款人无论能否还款,项目到期,都必须垫付。“在中国做纯线上信用基本是不可能的。”这种在当时最为流行的方式却让通融易贷出现初期的第一批规模几十万元的坏账。赖宗琰称,线上不还款的情况太普遍了。开展不到半年后,他们决定停止线上无抵押信用业务。

线下业务:银行一收贷就麻烦了

线上业务的不顺利,并没有影响通融易贷在当年的发展,因为更大的业务量来自线下的小额无抵押贷款部分。这类业务的利润是可观的。尽管当时通融易贷需要通过月息2分的成本从线上融资,但通过利息和财务顾问费等方式,平台向融资方收取资金综合融合成本月息3.5分至4分.

上线首月,线下业务就达成成交300万元,受此激励,赖宗琰说,他和赖金茂开始加大业务拓展,这样的高速发展持续到当年的10月份。而随后的2012年末,线下业务的风险开始暴露。赖宗琰认为,风险暴露的原因是,银行开始收缩贷款,银行的收贷行为直接影响了P2P、小贷等在内民间借贷。“以前民间借贷的业务,往往由银行来放贷实现退出,而这之后,市场反过来。”赖宗琰说,而2012年后,民间借贷接收了很多银行退出项目。项目风险开始显示出来。

自组担保公司:风控依旧没过关

线下业务遭遇问题后,2012年末到2013年初,他们一方面和此前在盛融担保担任副总经理一起设立广东金成担保有限公司,负责提供线下项目担保。该公司设立初期,盛融担保原高管占20%股权,由赖金茂和赖宗琰成立的通融投资占80%股权。

“2013年公司业务很快上去。”赖宗琰提到,彼时1万元以上的投资客户已经达到600人,总活跃人数2000-3000人。不过,很快资产质量问题再次令通融易贷陷入困局。“2013年下半年,逾期又开始出现。”赖宗琰说,原计划成立金成担保,通过做大规模可以覆盖通融易贷原来形成的不良,可是2013年末,受大环境的影响,不良再次爆发。

而在投资人不断涌入和资产出现问题的情况下,平台资产端和投资端的矛盾开始出现。“平台运营希望尽快把规模做上去,但金成担保却出于对风险的考虑,开始收紧业务。”赖宗琰表示,在此公司内部博弈的过程中,出现风控有所放松,进一步导致后来不良的上升。由于公司内部的矛盾,创业初期,一直主导公司运营的负责人提出离开。负责人的出走直接影响了后来业务的扩展,随后一年多,在P2P行业大鳄开始抢占市场的关键时期,通融在线的规模却在随后一直没有明显增长,待收一直在6000万元左右。尽管注册人数仍在增长,但存量客户却出现明显的下跌。

股市分流资金成致命一击

4月末才因为提现困难暴露出流动性问题的通融易贷,实际上流动性危机早就发生在2014年的年末。

赖宗琰从2014年11月份开始以个人资产为抵押和担保在外面开始筹钱融资。“一开始大概金额是100万元。”赖宗琰提到,在此前的2013年和2014年的春节期间,他也曾对外借钱以度过年底的难关。而过去两年,春节后,资金开始回流,平台的流动性问题就会随着解除。

但2015年春节后情况一直没有好转。赖宗琰表示,除了3月份平台出现几百万的净流入外,从1月份到出事前的4月份,平台资金一直处于净流出状态。其中,到了4月份净流出达到了千万级别。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通融易贷的客户与2月份出现问题的盛融在线高度重合,不少投资者甚至通过套用信用卡资金进行投资,盛融在线出现问题,这部分客户资金紧张,撤资;二是股市,特别是在4月份,股市的影响进一步加大。

试图寻找融资方自救失败

原本体量就不大,大规模的净流出令平台的流动性危机进一步出现。而为了解决流动性问题,赖宗琰自称,他先后以个人名义对外举债1500万元用于自救。

五一假期后,平台再次出现提现困难,而这一次资金链彻底断了。平台运营方已经无能为力。这个时候,赖宗琰说,对于他而言,剩下的方式就是通过寻找外部引资渡过难关。去年一直在寻找融资方,但一直未能成功。在此过程中,他至少和融资方20多家接触过,包括同业、上市公司、房地产公司、小贷公司等等。

“一切都太晚了,几乎没有人愿意接。”赖宗琰说,通融易贷的6000多万的窟窿已经很难补上。“现在靠通融易贷重新再做起来的可能性已经没有了。”采访结束前,南都问赖宗琰,未来如何打算,他说,已经不敢想其他事情了。目前只能一步步做催收工作,希望尽量减少投资人的损失。

通融易贷的警示:民营P2P平台的真实风险

和很多P2P负责人的经历类似,赖宗琰初涉职场,供职于稳定的传统大型银行,随后在2005年投身彼时风生水起的民间借贷,任职过担保公司、从事过投资业务,在2012年开始涉足方兴未艾的P2P行业。一度信心满满,但如今在采访中,他不断提到“P2P是个泥潭,踩进去很难拔出来”。对于通融易贷,他觉得,有些事情如果避免了或者提早做了,平台也许不会那么快出事,而有些问题属于行业通病。

资金池、拆标没法不存在

资金池和拆标、真假标一直是行业平台运行中的敏感问题。以通融易贷为例,如果不存在资金池等问题,也许,出现逾期后,就只是部分项目出现提现困难,而不是整个平台的流动性问题。

对此,赖宗琰坦言:“不做资金池是不可能的。”赖宗琰表示,一方面,如果在初期,某个项目出现问题,就向投资人宣布,不承担刚兑,也许在刚上线,通融易贷就没法做下去了。另一方面,2014年之前,投资人基本上不投3个月以上期限的项目,而融资方一般都是6-12月的项目,平台不得不通过超标的方式进行。在他看来,做P2P要想不做资金池,几乎不太可能,这是行业问题。

民间借贷无以为继

从通融易贷的个案看,不少平台运作的模式依旧通过线上募集资金,线下将募集的资金进行放贷,赚取丰厚的利差。以通融易贷过去两年年化利差甚至可以达到24%。相关业务和民间借贷类似。

但多年的民间借贷从业经验,赖宗琰认为,民间借贷已经无以为继了。在经济下行周期之下,银行的不良率都比较高,而民间借贷能做的业务,基本上是银行挑选剩下的,属于次级项目。目前不少民间借贷的公司高管都很迷茫,该如何转型。而据其在内地城市的观察,由于二三线房地产价格已经出现加速下跌,部分楼盘开盘价3200元每平米,但实际市场价格只有2200元-2600元每平米,通过房地产抵押进行融资的风控方式也正在遭遇瓶颈。

90%民营P2P平台会活不下去

“P2P是个泥潭,踩进去很难拔出来。”赖宗琰反复提到这句话,这是他从事P2P之后的感悟。他说,他甚至在此之前就劝周边打算进来P2P创业的友人不该进来。赖宗琰认为,和小贷、地下高利贷等公司不同,P2P的隐患还来自于资金主要来自于网络和大众,具有分散、不稳定,且随时受市场资金流动影响。资金大规模流动极容易拖垮平台。

行业巨头的进入也使得民营P2P公司的经营环境更加恶化。赖宗琰认为,一方面,无法获取优质的资产;另一方面,资金成本及运营成本远高于银行系和国资系。他认为,民营P2P平台90%活不下去。

投资热点排行榜公众号

投资热点排行榜

有价值的产业投资参考

中投顾问公众号

中投顾问

产业投资咨询服务专家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