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观点 >

青海春天主业衰退 发力快消难寻新支柱

2021-08-08 05:59:21

 

来源:互联网

青海春天主业衰退 发力快消难寻新支柱

本报记者 孙吉正 北京报道

作为“虫草第一股”的青海春天(600381.SH),随着冬虫夏草地位的衰败,也难寻往日的风光。

日前,青海春天发布2020年第一季度财报,营收和净利润纷纷暴跌,分别下跌82.19%和327.49%,而在2019年,青海春天的净利润下滑91.51%。

作为主营冬虫夏草的公司,自上市以来却不断萎缩,而青海春天意识到了冬虫夏草的跌下神坛,也一直在快消领域寻找新的发展点。自2017年以来,青海春天一直在着力培育“凉露”白酒,但时至今日,凉露并未能成为青海春天的支柱产业,而饮料、广告等业务也是如此。

对于虫草业务以及白酒业务的收缩,《中国经营报》记者联系青海春天市场部相关负责人,但对方并未作出回应。

“虫草的消费群体相对来说比较固定,由于没有国家层面对虫草功效的认可,对于虫草的作用一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近年来,青海春天又投资了众多快消产品,但无论是花费了非常大精力的白酒,还是正在探索的凉茶、燕窝等产品,都未能替代虫草的业务,目前来看,多元化的青海春天发展前景并不乐观。”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说,“自身产品还是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否则对它的销售来说,不会有太大改观。”

虫草的衰败

青海春天的上市是冬虫夏草最为高光之时,但2016年,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关于冬虫夏草类产品的消费提示》,称如果长期食用虫草会导致砷的过量摄入,可能带来健康风险。

该公告中还指出,青海春天的冬虫夏草纯粉片被相关部门重点监测。自此,冬虫夏草跌落了神坛。

2019年,青海春天的净利润下滑91.51%,而在2018年净利润下滑为77.96%。

2014年青海春天通过借壳上市,在2015年的营收达到14亿元,其中8成来自于冬虫夏草业务。

而在2016年其产品被国家食药监总局列入重点监测后,当年青海春天营收降低至7亿元。2016年至2019年,其冬虫夏草业务收入分别为3.86亿元、1.95亿元、1.34亿元和1.02亿元。

根据青海春天2019年财报显示,目前青海春天的虫草业务主要为三个类别,分别是净制冬虫夏草与冬虫夏草(原草)以及虫草参芪膏。其中,冬虫夏草(原草)的收入为该板块的主要收入,2019年较去年同期下降13.25%,整个板块则下降23.42%。

青海春天的虫草业务的下降幅度看似并不大,但净制冬草(指加工后)的下降却较为明显。

2019财年净制冬草的生产量同比下降63.75%,销售量下降56.12%,库存量增加4.27%。综上所述,青海春天的虫草再加工产品试制居于次位,而主要的利润来源于冬虫夏草(原草)。

“冬虫夏草的相关产品尚没有被列入保健品的范畴之内,冬虫夏草的衰落说明了消费者的理性消费逐步成熟了。”华东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刘少伟告诉记者。

2012年,国家食药总局发布《冬虫夏草用于保健食品试点工作方案》,首次允许冬虫夏草被用于保健食品的原料,试点时限为5年。

但在2016年食药监局正式发布通告,提前终止了冬虫夏草的试点公告,极草牌冬虫夏草纯粉片因此在大陆停产。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